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佘宗明:“涨水价”与“增水质”的价值秩序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09  浏览次数:200
“增水质”的紧迫性,远重于“涨水价”。这二者的逻辑秩序,实质上也是民生福祉与部门利益的微观权衡

    今年7月1日起,我国将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新标准将与国际接轨。但就在近日,扰攘一时的“全国普查自来水合格率仅50%”消息,让公众对饮水安全生忧。尽管有回应称,据2011年最新抽样调查,饮水达标率为83%,可难解民忧。有网友呼吁,各地正为水价上涨问题争论不休,在谈涨价之前,先解决水质问题。

    水价频涨、水质堪忧,犹如开在“饮水困境”枝干上的并蒂花。而辐辏在水价、水质上的多重焦虑,似乎并未从公共视野里淡去。水,是民生图景里的必备物,无法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用品序列里割弃。“水价均衡”与“水质安全”,映照着民生的质地,也考量责任方的公共担当。

    遗憾的是,期许丰满,现实骨感。水价上涨,几乎是媒体周期性呈现的“旧闻”。与水价同涨的,是民生痛感。当水价像一道钻子,屡屡戳痛百姓的神经。更忧心的是,百gesep全球节能环保网姓在喝着不菲的水时,还没法确保,这水是安全无虞的。

    水价屡涨,总会拿“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保护水资源”做通行证。只是这般说辞总招来质疑:在信息不对称前提下,供水成本尽是供应部门自说自话,水价与成本匹配与否,是自个说了算。

    如今,饮水新国标施行在即,民众又生焦虑:“与国际接轨”是否又意味着,涨水价有据可循?毕竟,“接轨”说法就像是“跟涨不跟跌”的概念变换。水价上涨虽说难言合理,但或还在公众心理预期内。可民众承受力下移的底线,是水价跟水质正向挂钩。谁也

    不想,在耗费饮水成本后,换来的是“喝水都提心吊胆”。

    水质安全的“木偶”,系在管理部门的职责“线”上。很可惜,公众的殷切期盼,没能兑换为利好局面。据报道,2009年住建部就曾对城市饮用水水质做普查。在业内人士爆料后,才换得匆忙回应称,饮水达标率为83%。

    水质状况终于“浮出水面”,倒也熨帖人心。只不过,这缕“回音”,就像挤牙膏那样。在此之前,责任部门还仿若鸵鸟,欲语还休。而遮蔽于暧昧姿态之下的,是水质安全的“千疮百孔”。水污染严重,致使中国内地无一城市实现直饮水。即便饮水合格率已达83%,依旧躲不过未竟之问:达标HTTP://WWW.GESEP.COM详情如何?那剩下的17%“不合格水”,又流向了何处?

    饮水安全,只是底线性的民生诉求。可以肯定的是,“增水质”的紧迫性,远重于“涨水价”。这二者的逻辑秩序,实质上也是民生福祉与部门利益的微观权衡。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