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小静 张清
在今年10月份齐鲁石化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凌逸群总经理对齐鲁供排水厂重组以来在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对该厂领导班子工作思路清晰、视野开阔,提出了“大水务、大安全”理念,有前瞻性和建设性地开创了水务管理工作新局面,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4年元月1日,是齐鲁公司改革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它不仅开启了供排水厂发展历史的新篇章,也拉开了齐鲁公司专业化重组的大幕。重组一年回头看,供排水厂的干部职工都有一种共同的体验:“提升”。从2013年7月15日齐鲁公司召开党政联席会决定实施专业化整合,到2013年10月21日召开了专业化管理整合实施启动大会 ,再到11月1日-12月31日进入重组试运行,供排水厂干部职工齐心协力、脚踏实地走过了每一步。每一个足迹,都力求展示出“新水务,新形象”,努力为齐鲁石化专业化整合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一年重组路,齐鲁石化的水务专业化管理实现了安全环保无事故、无非计划停车和队伍的稳定。截至11月30日,供排水厂为公司创造利润2118.76万元,14项优化增效措施累积增效4678.7万元。
形神统一逐步实现文化融合
重组初期,确保职工队伍稳定是当务之急。齐鲁供排水厂党政领导亲自带队分头行动,去现场、走基层,为职工答疑解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面对该厂1月份公司考核排名倒数第二的现状,他们带领各职能科室,分析原因,查找问题,落实措施,以“大水务,一盘棋”、“新水务、新形象”统一思想。
3月20日,齐鲁石化领导班子现场办公会在供排水厂召开。在深入落实现场办公会精神中,针对凌逸群在重组初期工作中提出的具体要求:要从业务、装置专业化重组向思想观念和文化的统一转变。要在前期完成业务、装置、人员等体制统一的基础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由“形”的统一深化为“心”的统一,以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该厂本着“以人为本,打造团队,卓越于心,不凡于行”的核心理念,使全厂干部职工由“形”的统一转化为行动上的统一,进而达到“神”的统一,通过以“形神兼备”更深层次的融合,增强新水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实现由形的统一到神的统一,就是靠先进的文化来引领我们水务专业重组的改革、发展、经营和建设等各个方面。既要传承水厂多年来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好传统、好习惯,同时还要把各母体厂带来的优秀文化揉进来,形成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生拉硬拽。”这是供排水厂厂长王卫华在接受齐鲁公司电视台采访时发自内心的感慨之言。针对装置和队伍的迅速扩张,新水务出台了新规定,厂夜间值班人员探访一线职工不得少于两个车间,并且在第二天的早会上,值班人员除了对生产、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汇报外,还有一项必须汇报的内容,就是对岗位人员思想动态的汇报,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起与职工交流的平台。
专业化管理助推效率提速
水务专业重组后,管理区域增加数倍,管理难度相应增加,持续环保达标排放的任务更加艰巨。要发挥出专业化整合的优势,助推专业化管理提升效率,必须形成专业化管理的特色、用高水准的专业化管理模式,打造和谐统一的整体,实现安全平稳经济运行。
专业重组促进提升管理效率。供排水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等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构建起了“大水务”管理框架和工作流程。紧贴“大水务”实际,逐步推行的专业化管理在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现场办公会的实施,“带着题目、带着问题”是厂部的具体要求。从2014 年一季度开始,每月由厂领导带队深入基层召开现场办公会,这种管理模式既减少了中间环节,又有助于通过现场调研找出问题本质,提高了工作效率。案例分析共享经验。通过在全厂内征集案例,找出管理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推广管理亮点,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为提高管理效率,该厂有计划地到各水务车间进行调研,制定听班制度,为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专业重组助力提高生产效率。该厂通过树立“大水务一盘棋”的管理理念,优化全公司采水比例,粗粮细作,加强重点区域治理,控制供水总量,降低供水损失,把100%达标作为永恒的追求。组织科技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消除潜在风险,积极探讨与地方和兄弟单位合作,盘活闲置资产,挖掘装置潜能,拓宽市场渠道。
安全环保达标再攀新高峰。安全环保达标为齐鲁公司实现宏伟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全力打造责任央企、安全央企,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截至12月22日,乙烯污水处理场实现了连续达标排放1522天,炼油污水处理场连续达标1385天,橡胶污水处理场连续达标排放975天的新纪录。作为齐鲁石化污水达标排放具有标志性意义的107号井,伴随一年水务重组的历程,开创了连续达标排放满365天的新创举。
专业重组优化增效结硕果
水务重组使专业化管理优势凸现,它给内部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优化增效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供排水厂通过积极推行各项优化措施,1-11月,14项优化项目增效4678.7万元。
乙烯污水处理场积极开展污泥减量化攻关,污泥减量达50%以上,增效46.2万元。协助灵芝化工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直排管线铺设,在减少污泥产量的同时增效65.52万元,节约环保支出费用478.09万元。
专业整合后,供排水厂对水处理药剂的采购通过统一招标,改变了三剂“同质不同价、同名不同质”的现象。在水处理药剂采购和商务招标中,与物装中心组成联合谈判小组,合计降本200余万元。通过优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截至11月底,水处理药剂优化增效669.17万元。
设备节能优化突飞猛进。供排水厂烯烃水务车间一循透平改电泵、七循大泵三元流改造等优化项目,每年可实现降本增效1380余万元。该厂二化水务车间三循电泵的节能优化,既是公司节能环保的重点项目,也是公司能源合同管理新模式改造项目之一,该车间三循D泵实施节能优化后,每月节约电耗21万度。通过节能优化,二化水务水务车间每年可节电830万度。
节水减排紧锣密鼓。供排水厂在节水减排中,力求出实招、见实效、下大工夫,通过积极优化供水运行方式,及时对管网查漏、消漏等,截至11月份,节水减排增效725.1万元。该厂热电水务车间循环水加酸试验成功后,结束了该车间长期以来用除盐水调整工艺高成本的运行方式,仅运行三个月,节约除盐水36万吨。
人力资源优化 为齐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水务专业重组人力资源优势显现,不仅有处理高浓度废水和高含油、高氯、高COD污水的技术人才,还有处理特殊污水的特殊技术。在齐鲁石化过好紧日子外包转内干活动中,供排水厂利用技术储备节省外委资金700多万元。
为进一步实现更大优化,供排水厂把管控一体化与打造形神兼备的水务团队相结合,加快管控一体化建设步伐,为打造智能化工厂奠定基础。在人力资源优化上,为着力培养两级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建立了挂职锻炼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积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打造出更专业、更高水平的技术团队,扎实推进水务专业化管理再上台阶。截至目前,该厂结合主控室的改造,推行敞开式办公,为走出齐鲁,发展齐鲁,发展水务,优化人力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年一季度,供排水厂积极响应齐鲁石化“走出齐鲁、发展齐鲁”的号召,由28名职工组成水务团队, 前往齐鲁石化与民营企业山东东营科鲁尔丙烯腈项目的合作,加入了齐鲁公司外派职工的大军。为使外派员工专心工作,厂部厂党委通过多种形式为他们提供支持和保障,解除后顾之忧。12月16日,在合资丙烯腈装置投料成功后,供排水厂收到了科鲁尔公司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这一年,虽然齐鲁石化“大水务”的格局刚刚形成,在追求和探索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打造形神兼备的一流水务团队,还要经过坚持不懈的过程;虽然在争创一流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回首这一年,在齐鲁石化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厂部厂党委的领导下,水务重组作为齐鲁公司实施专业化管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这一年他们所有的付出和收获都值得点“赞”。在新一年到来之际,供排水厂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肩负着光荣的责任和使命,为提升专业化管理走向更高水平继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