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厂铺管网 水流欢歌进万家
公司成立于1958年,现有职工650余人,拥有黄前水库、旧县、汶口三个主要供水水源地,三合、泉河、南关三座净水厂,西区、青春创业园、凤凰岭、东部新区和环湖水厂五个供水增压站,直径75毫米以上的供水管道400多公里,资产总额7.1亿元,日供水能力23万m3,供水服务人口80多万人,供水服务面积100平方公里,供水普及率达到99%。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公司由过去一个日供水几千m3的小型企业成长为现在地下水和地表水综合利用、管理现代化、服务规范化,集管道勘测、设计与施工、水质检测、水表计量、纯净水生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建市30年,泰城发展日新月异,供水是保障城市发展的前沿,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发展到哪,供水保障到哪。1987年南关水厂成立,旧县二期供水工程投产,日供水能力达5万m3,当时泰城的供水规模达6.5万m3。1992年,黄前引水一期工程通水,三合水厂的建成,改变了多年来单一依靠地下水源的供水方式,形成地下水、地表水相结合,优先使用地表水的供水格局,这时泰城的供水规模达11.5万m3。1998年,泉河水厂建成,日处理汶口水源地来水5万m3。2002年,黄前引水二期工程建成,三合水厂供水规模扩大到10m3,黄前水库成为泰城的主要饮用水源地。
2014年元旦前,市委、市政府为民要办十件实事之一“三合水厂水质提升工程”正式送水,标志着我市自来水制水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面提升水质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该工程共投资1.2亿元,采用国际先进的浸没式超滤膜过滤技术,结合现有水厂常规处理,运用“高锰酸盐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絮凝沉淀+超滤膜过滤”组合工艺,加强了浊度、嗅、微生物的去除处理效果,保留钙、锌、铁、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浊度小于0.1NTU,无“两虫”担忧,细菌和病毒的去除率均超过99.9%,生物安全性高,出厂水质稳定优良。同时,工程采用“高锰酸盐预氧化+粉末活性炭”技术,为水源突发性污染提供有效应急措施,大大降低水质风险。
城市发展到哪 项目落在哪 供水保障到哪
1994年泰安经济开发区创建,泰城供水向南拓展同步进行。开发区建设供水是前沿,为尽快创造高新区投资供水环境,供水规划一出来,公司想方设法筹资开工建设,前期投资5000多万元,半年内贷款铺设管道8公里。
在高新区六纵七横路网建设中,供水配套管线同步敷设。经过多年的发展,供水区域扩大到高新区50多平方公里。2009年8月,开发区用户扩容,部分地段的供水压力不足,必须尽快解决周边企业用水。公司投资150万元,仅用了一周时间完成现场勘测、优化选址、确定施工方案,在1号路增设增压泵,以最快的施工速度完成施工,解决了用户用水需求。2010年6月,公司积极配合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整体部署,在8号路投资200万元改造直径1000毫米供水主管线。先后投资200多万元为泰山医学院供水铺设直径1000毫米供水管线800米,为凤凰小区、嘉和新城供水等铺设400毫米管线1.5公里等等,这些服务用户的投资,为开发区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针对长城路沿线发展需要,实施管网贯通工程。2014年长城路(名嘉广场段—南外环堰北)供水管线工程,铺设直径1000毫米球墨铸铁管2.1公里,解决南部高新区供水主干管输送,同时确保泉河水厂安全供水至城区主管网,提高供水输配能力。布局泰城管网整体解决方案,城区主干道管网配套工作也正抓紧实施,逐步形成:东西贯穿、南北贯通,布局合理、保障性高的供水主干网,基本实现供水调度基础牢、应急保障能力足,用户用水均衡稳定的供水总格局。
便民利民抓落实 提速提效重行动
供水服务能力是供水之基、发展之源、强水之本,是供水事业服务民生的原动力,必须创新方式不断提速提效,而便民利民服务平台是“联民心、系民意”的纽带,也是各项供水工作的“高速路”,必须扎实、持续抓好。多年来,公司牢牢抓住供水服务不放松,通过精心打造供水服务便民利民平台,推进供水服务能力全面升级,精诚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供水工作。
1989年公司建成供水调度系统,经过历年的不断升级改造,现在形成了融合供水调度与客户服务便民利民数字化平台。通过不断升级供水调度数字化平台,挖掘供水服务决策信息,实现与客户服务信息共享。系统具有遥测、遥控供水现场和事故报警等功能,对各水厂、加压站的压力、水位、水质、机泵运行等进行监测,实现加压设备遥控开停机。在市区管网建立了31个监控点,实时遥测管网压力,根据供水、用水变化,快速制定供水调度方案,调度人员下达调度指令调控供水,保障泰城均衡、安全供水,实现最优化经济运行。1992年建成营业收费管理系统,以后不断根据用户需要升级改造。目前,营业抄表收费平台更加便民利民。通过互联网等新技术,建立了便民缴费方式多样化数据处理平台。公司通过营业大厅和网络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方便用户办理水表过户、缴纳水费、用水查询、咨询等。目前,用户除了通过营业网点缴费、查询外,还可足不出户,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存折代扣等多种方式,进行网上缴费和查询。通过数字化缴费平台的不断升级,千方百计满足用户多种服务需求。
近年来,组建了供水服务便民利民微信数字化平台。公司建立了150余人的微信平台,出台了微信使用与管理办法。通过微信平台使岗位人员随时掌握、定位工作目标,实现快捷互动维修、抢修。建设了抄表维修便民利民服务手机定位数字化平台。公司通过手机定位数字化平台,对抄表、维修等岗位进行管理,提升了抄表与维修人员的现场服务能力,也“定位”了岗位责任。为持续提升保障供水惠民生能力,公司综合分析涵盖供水企业的各个方面,提出“城市供水综合保障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凝练出“四大保障文化体系建设”,即:水质安全保障、供水可靠保障、经济发展保障和服务民生保障,用这“四大保障文化体系建设”贯穿企业文化元素,并全员贯宣。开展“厚道鲁商、诚信兴企”倡树活动,采用制度建设、工程建设、内外环境再造提升等,将看似“虚”的企业文化,做好“实体结合工程”文章,精心培育企业根基,持续提升企业文化的内在动力与企业发展的整体实力。
主动服务扬风帆 保障供水无止境
责任成就价值。公司始终坚持供水的职责,就是为社会民生提供称心服务、为企业提供创造财富与价值环境的服务性工作,紧跟用户需求和泰城发展步伐,多措并举保供水。
2013年实施泰城水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水质安全优质。从2013年到2015年全面推进泰城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水厂水质提升、管网升级改造、水质监测能力构建、供水设施和应急保障建设等工程建设,保障出厂水与管网水水质全面稳定达标,用户用水更加优质。提升道路管网系统建设水平,突出解决新区产业发展与住宅集聚和向高层发展引起的供水结构性问题。路网供水管道工程,是提高泰城供水整体承载能力与保障水平的骨架,也是带动新建道路综合开发“出彩”的条件。针对高新区区域用水输送“瓶颈”和发展规划,优化区域发展的供水定位,实施了管网结构性升级改造。
泰城老旧片区有的二、三十年,管道陈旧老化严重,公司结合“一户一表、计量出户”,集中改造低压片区老旧管道。自2008年至今共投资1.3亿余元,集中改造40多个老旧小区和低压片区,实现了一户一表、水表查抄不入户,14余万户居民受益。
为解决电力线路检修停电频繁而停电停水问题,投资50万元购买4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及配套设施,停电不停水。加压站停电时发电机组立即运行,开启水泵后最大出压达3.2公斤,保证了青春创业园区等供水加压站周边用户的正常供水。这种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用户普遍叫好。
水流欢歌为民生 甘甜水美泽岱宗
泰城供水人的职业追求和价值取向就是保障供水惠民生,一步步把供水服务做到无微不至,就像水波的传递,悉心地沁入每一个家庭。对于供水服务承诺,公司上下常抓不懈,多次召开服务承诺落实情况分析会,让服务承诺“说出去的话掷地有声,干出的活用户满意”,提出“百姓供水的事,无论大事小事,都是分内事”,不断完善服务过程监督,加强服务窗口建设,找准服务缺口与薄弱,对症下药提升服务质量,唱响“供水优质化、服务高效化”、“最佳水质、最好服务”品牌。
每一个用户电话,就是服务处理流程的一个节点,随时步步跟进,过程监督、责任倒推环环相扣。自我监督约束机制确保了供水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在自我监督上,采用手机定位技术,建立开放型服务模式,不仅拓宽手机定位点对点服务功能,完善维修站点近距离快速维修服务,发挥供水服务中“导航仪”跟踪服务监督作用,规范信息发送和用户反馈,加强监督时效,提高服务功效,用无微不至的行动实实在在解决用户需求。
在面对面贴心服务用户上,公司将供水服务“进社区、入企业、走学校、访军营”活动经常化、常态化。在走访大桥社区服务中心时,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家庭自来水用具小漏水点引起水表天天跑,往往误解抄表员,这不是自来水公司的原因,公司能否帮助查查,水费可否现场收取等等,公司入社区的同志一一给予满意的答复。
在社会监督上,公司设立政务公开专栏,将服务承诺、服务时限、工作指南、监督电话、网上投诉等向社会公开,积极做好行风上线及回复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公司聘请20位社会监督员,除平时交流沟通接受他们的日常监督外,还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会议,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力争把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做准、做实,增强服务民生的贡献力。
在传递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公司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听报告、走访困难群众家庭慰问等方式,形成了团结和谐氛围,好人好事层出不穷。2014年12月5日中午,公司司机班王照军同志在高铁泰安站接客人途中捡到一钱包,在等待无果的情况下回到公司与同事们一起想法联系。根据钱包内单据留下的电话信息,终于联系到失主,失主和出租车司机急急忙忙赶到市自来水公司。
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上,公司始终走在前头,通过公司广泛参与社会活动,把一次次社会责任共鸣铸造成强盛的企业文化,那是团队共同的执著追求与奉献!公司与58个社区结成服务对子定点联络,党员定期进社区走访,定位服务社区百姓。传递感恩、传递爱心、传递希望。汶川、芦山地震后公司第一时间发起爱心捐助活动,有的职工平时省吃俭用,但捐款时慷慨解囊。公司全员参与慈善一日捐活动,为孤寡老人免费维修供水设施,为低保户减免水费,与泰安市实验学校结对开展企校共建,每年教师节、“六一”儿童节到学校捐款、捐书,免费维修供水设施。公司青年志愿者参加“公用安全进社区”活动,开展社区卫生清理、交通疏导、人居环境奖宣传、关心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等志愿服务活动,践行“泰山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精神。公司还积极参与泰安市“城乡文明牵手共建行动”,帮扶结对村肥城市安驾庄镇上前村解决了饮水难问题、帮扶宁阳县磁窑镇卢家寨村建设文体广场、出资4万余元为东平县梯门镇购置了垃圾箱、垃圾车环卫器材等。
水流欢歌为民生,甘甜水美泽岱宗。公司把厚道诚信抓供水、搞好供水惠民生当做各项工作的着力点,积极推进企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光大“省级文明单位”风采。公司先后获得山东省城建行业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省建设系统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省城镇供水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市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和市便民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
新梦想,新起点,公司上下将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方位调动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全力做好保障供水惠民生工作,为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再谱供水新华章! 来源:泰安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