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益阳市物价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的战略目标,着力推进水、电、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价格政策,发挥了价格杠杆在绿色益阳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机关刊物《价格理论与实践》发表专文,推介这一经验。
为促进水质改善和水资源保护,价格部门按照水资源价格改革的要求和取向,深化改革,2006年10月和今年6月先后两次适时适度调整了城市自来水价格。今年7月,又将现行的五类水价合并调整为三类水价。即居民生活用水调至1.62元/吨,行政事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经营服务用水合并为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调至2.43元/吨,特种行业用水调至6.48元/吨。此外,自2006年起陆续调高了县(市)自来水价格,调价幅度25%。通过水价调整,既促进了水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又促进了城市供水事业的迅速发展。为确保团洲污水处理厂和今年竣工的城北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2008年9月和今年6月,两次调高了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市物价部门按照权限和程序,先后出台了各县(市)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办法,并逐步达到省政府规定的水平。初步测算,污水处理费提高后,每年可筹措污水处理资金3400多万元。与此同时,按照0.02元/吨的标准适时开征了水资源费。随着水价改革的深入,企业和群众节约用水的意识明显增强。
2008年7月,物价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全省率先开征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按照每吨自来水伴水征收0.18元的标准,每年可征收450多万元,从开征至今,共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1100多万元,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
水电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利用资源,为加快水资源开发,促进水资源有效利用,市物价局逐步上调了水电上网电价。为扶持益阳市小水电的发展,物价部门争取小水电上网电价由1996年的每千瓦时0.11元上调到2010年的老机组发电每千瓦时0.25元,新机组每千瓦时0.29元。物价部门还积极支持生物质能能源开发。总投资46336万元、总装机容量4×12MW的益阳凯迪生物质电厂,一期工程2×12MW于2010年2月竣工发电,两台机组已发电900余万千瓦时。国家电网以每千瓦时0.75元收购,上网电价每千瓦时分别高出火电0.31元、水电0.42元。
为有效促进淘汰“两高”落后产能,从2004年开始,全省分两批对电解铝、钛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六个行业“两高”淘汰类、限制类企业加收差别电价。益阳市物价部门积极落实高能耗企业电价加价政策,促进了全市39家“两高”企业调整结构,目前已全部从高能耗企业名单中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