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调整听证会本月23日就要召开了,合肥人吃的水到底是怎么来的?水价该不该涨?从源头的买水,到进入一家一户的自来水,这中间都经过了哪些环节?今明两天,24名(此数字未最终确定)水价听证会参加者将前往合肥的水源地——大别山区进行探访,并实地考察佛子岭水库、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供水集团等,了解合肥人吃水全过程。
了解全过程才更有发言权
今天上午8时刚过,24名水价听证参加者便陆续来到合肥市物价局楼下。8时30分,他们在物价、水务、供水等部门的组织下,前往合肥市水源地——淠史杭灌区了解合肥供水全过程。“两天的行程,通过大家实地考察佛子岭水库、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供水集团等了解合肥买水、制水全过程,让所有听证会参加人对这个行业有个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这也是对他们知情权的尊重。”合肥市物价局副局长王磊介绍。对行业的了解和认识,将有利于听证会参加者提出更科学、更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合肥的水质全国均属上游
“合肥的水真的不错,我到过全国很多城市,印象中好像除了桂林的水,就算我们合肥的水质好了。”听证会参加者李海洋是位退休干部,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合肥用水问题。他告诉记者,除平时生活中用水很节约外,自己还是个爱管“闲事”的人,“看到哪里有漏水的现象,我都会跟有关部门反映。2005年前后,我还就水质和水源保护等问题,给环保、供水等部门提过建议。”从目前听证会给参加者提供的材料看,他对合肥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感到忧心,“水资源太宝贵了,这次水价调整也有提高全民保护有限水资源的初衷,提高居民节约用水的意识。”
看制水过程成本是否可降
退休前曾从事质量监督工作的李海洋,虽对合肥水质非常满意,但对相关指标并不了解。“从味觉、嗅觉等感观来说是不错,但从源水到自来水的整个过程中,有哪些理化指标我并不清楚,考察时我会跟相关部门要些数据来看看。”听证会消费者参加人郑善宗是位化学老师,对制水的过程也很感兴趣,“我是搞化学的,感觉现在合肥制水成本太高了。”他表示会在考察过程中详细了解自来水消毒、杀菌等过程,看制水成本是否有下降的可能。“结合自己的专业,提出合理建议。”
听证会或将成“听降会”
听证会旁听人盛晓平是民主党派人士,也一直关注合肥用水问题。“从你们的报道中我了解到,合肥人吃的水原来是像从大别山区买来的,如果还像以前那样用巢湖水,少了100多公里的路途成本,水价不是会降低一些吗?”在眼下“听证会”就是“听涨会”的声音中,盛晓平又重提“老话”,“我好多年前就跟有关部门提出过‘引江济巢’的建议,充分利用每年的汛期,加上一定的投入,把巢湖水质治理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那下次再开听证会就可能是场‘听降会’了。”盛晓平对治理巢湖,将来合肥再饮巢湖水充满信心。
8时40分,代表们的车子要出发了,车上不少代表们的话还没说完。与他们同行的,除了合肥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外,还有合肥市水务局、合肥市董铺大房郢水库管理处和合肥供水集团的相关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