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网讯 (夏 柯) 与湘江枯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地水价纷纷上调。在反复酝酿、价格听证后,我市自来水价格调整方案昨由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拟从明年元月1日开始实施。
上调后,居民生活用水为1.59元/立方米,工业用沉淀水为1.57元/立方米,上调幅度为33%。与会不少人员表示,要让“水”成为一种商品,以经济杠杆意识来约束用水,不过,此举更标志着我市水价市场化改革路线日渐明晰。
水价上涨三成 困难户再减两吨
此次调整,居民生活用水调整为1.59元/立方米,非居民生活用水1.91元/立方米,工业用沉淀水1.57元/立方米,特种行业用水6.36元/立方米。水价外随水量代征的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及价格调节基金按有关规定执行。
也就是说,以后居民每用1立方米水,需缴纳0.6元污水处理费、0.02元水资源费以及1.59元成本费,共计2.21元。
水价上涨三成,但为保证特困户和低保户不受较大影响,凭民政部门核发的低保证,每户每月可由原来减免6立方米水费增加到减免8立方米水费。
调整后,我市自来水价格在长沙和湘潭之间,目前,长沙居民生活用水1.21元/立方米,湘潭1.65元/立方米,株洲的均价在全省已调整水价的十个州市中排名第六。但据自来水公司介绍,长沙已在酝酿调整自来水价格。
“三高”凸显供水窘境
据介绍,目前我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现为1.23元/立方米,污水处理费为0.6元/立方米,水资源费为0.02元/立方米。居民用1立方米水,实际支付1.85元。全省14个市州,有10个城市的居民生活净水价高于我市。
按照自来水公司测算,我市居民每户每月用水量约为15立方米,水费在普通家庭消费中约占1%;对城区企业而言 ,水费支出在其成本构成中最高仅为0.8%,因此水价调整影响不大。
市自来水公司总经理谢锦辉表示,长期以来,我市的供水服务基本处于一种“福利型”价格水平,水价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倒数第2位。他用“三高”来形容目前城市供水面临的窘境,“水质要求越来越高,用户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生产成本越来越高。”
水价成本倒挂,致使供水生产企业仅能维系最基本的供水服务,无力顾及水质的提高,以及城市供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适当提升自来水价格,成为必然选择。
谢锦辉介绍,水价调整后,自来水公司尽快启动二、三水厂的提质改造;建立完善供水管网和水厂生产调度系统;加快实施一户一表、城镇一体化供水改造,实现水质国家106项的全部达标。
能否“用得越多,水价越高”?
水价上涨三成,势必波及百姓生活,但对水价的上涨,不少百姓认为“这是迟早的事”。
“柴米油盐早就涨了,水价上调也是意料之中,肯定要想法子节水”,水竹社区的刘建明早已是心中有数。很多市民都有类似想法,期望“少涨点”的不在少数。
不过,针对供水企业在水价调整的三大理由:加大投入、成本支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居住在南方公司的杨女士就显出些许无奈, “都说老在改革,怎么越改越涨,但我根本没有感到水质的提高?” “关键是在提高供水服务质量”。
水价的调整在网络也炒得沸沸扬扬。在搜寻其他城市的做法后,网友“大拇子果”建议,更应推行阶梯式水价。所谓“阶梯式水价”,就是对用水者按用水量分阶段征收不同价格的水费,用水量超过一定额度后,水价随之上浮,即“用得越多,水价越高”,“这当然更吻合制定该政策促节约的初衷”,据悉,目前,在南京、宁波、青岛、福州等地已经陆续开始试行这种计价方式。
上调后,居民生活用水为1.59元/立方米,工业用沉淀水为1.57元/立方米,上调幅度为33%。与会不少人员表示,要让“水”成为一种商品,以经济杠杆意识来约束用水,不过,此举更标志着我市水价市场化改革路线日渐明晰。
水价上涨三成 困难户再减两吨
此次调整,居民生活用水调整为1.59元/立方米,非居民生活用水1.91元/立方米,工业用沉淀水1.57元/立方米,特种行业用水6.36元/立方米。水价外随水量代征的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及价格调节基金按有关规定执行。
也就是说,以后居民每用1立方米水,需缴纳0.6元污水处理费、0.02元水资源费以及1.59元成本费,共计2.21元。
水价上涨三成,但为保证特困户和低保户不受较大影响,凭民政部门核发的低保证,每户每月可由原来减免6立方米水费增加到减免8立方米水费。
调整后,我市自来水价格在长沙和湘潭之间,目前,长沙居民生活用水1.21元/立方米,湘潭1.65元/立方米,株洲的均价在全省已调整水价的十个州市中排名第六。但据自来水公司介绍,长沙已在酝酿调整自来水价格。
“三高”凸显供水窘境
据介绍,目前我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现为1.23元/立方米,污水处理费为0.6元/立方米,水资源费为0.02元/立方米。居民用1立方米水,实际支付1.85元。全省14个市州,有10个城市的居民生活净水价高于我市。
按照自来水公司测算,我市居民每户每月用水量约为15立方米,水费在普通家庭消费中约占1%;对城区企业而言 ,水费支出在其成本构成中最高仅为0.8%,因此水价调整影响不大。
市自来水公司总经理谢锦辉表示,长期以来,我市的供水服务基本处于一种“福利型”价格水平,水价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倒数第2位。他用“三高”来形容目前城市供水面临的窘境,“水质要求越来越高,用户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生产成本越来越高。”
水价成本倒挂,致使供水生产企业仅能维系最基本的供水服务,无力顾及水质的提高,以及城市供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适当提升自来水价格,成为必然选择。
谢锦辉介绍,水价调整后,自来水公司尽快启动二、三水厂的提质改造;建立完善供水管网和水厂生产调度系统;加快实施一户一表、城镇一体化供水改造,实现水质国家106项的全部达标。
能否“用得越多,水价越高”?
水价上涨三成,势必波及百姓生活,但对水价的上涨,不少百姓认为“这是迟早的事”。
“柴米油盐早就涨了,水价上调也是意料之中,肯定要想法子节水”,水竹社区的刘建明早已是心中有数。很多市民都有类似想法,期望“少涨点”的不在少数。
不过,针对供水企业在水价调整的三大理由:加大投入、成本支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居住在南方公司的杨女士就显出些许无奈, “都说老在改革,怎么越改越涨,但我根本没有感到水质的提高?” “关键是在提高供水服务质量”。
水价的调整在网络也炒得沸沸扬扬。在搜寻其他城市的做法后,网友“大拇子果”建议,更应推行阶梯式水价。所谓“阶梯式水价”,就是对用水者按用水量分阶段征收不同价格的水费,用水量超过一定额度后,水价随之上浮,即“用得越多,水价越高”,“这当然更吻合制定该政策促节约的初衷”,据悉,目前,在南京、宁波、青岛、福州等地已经陆续开始试行这种计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