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上海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将全面覆盖中心城区,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污水治理三期工程于2003年12月正式开工,主要由污水总管系统、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系统等子项目组成。据介绍,该工程主要服务于浦西苏州河以北、藻浜以南,浦东赵家沟以北以及污水尚无出路的城市化地区,总覆盖面积171.6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243.1万人,日设计污水输送流量108.83万吨。
污水治理三期工程建设中,铺设长达25公里的“地下蛟龙”的难度最大、任务最为艰巨。施工人员介绍,总管施工的最大难点是在黄浦江底铺设两根直径2.7米的污水管。这条西高东低的“双龙”长约682米,顶管最深处于黄浦江面下25米,南北两根管道之间的净距离只有1.8米,小于现行的规定范围。经多方研究,施工单位最终采取分别顶进的施工方法。据悉,成功贯通第一根管道后,施工人员一鼓作气,仅用了48天就完成第二根管道的铺设。在总管最后一个标段中,施工方又遭遇棘手问题---作业中发现有沼气,而且浓度最大时曾达11.2%,严重超标。为此,施工方增设通风管径,加强通风,并购买沼气浓度测定仪,指定专人负责测量和记录,一旦发现沼气浓度超标,作业人员立即撤出井外。经过多方努力,最后一个标段工程也顺利完成。
据悉,污水治理三期工程建成后,上海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框架基本形成,城市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及现有污水设施的利用率都将进一步提高,大大减轻黄浦江、苏州河和中小河流的污染压力,为上海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奠定扎实的基础。根据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到2010年,上海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0%,2020年将达90%,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