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惠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总经理刘哲:水价不会上涨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07  来源:惠州日报  浏览次数:770

    惠州市“一户一表”改造或10月启动

    昨日上午,市自来水总公司总经理刘哲做客惠州电台《行风热线》节目,就用水高峰期的供水保障、突发性停水事故的应急措施、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水价改革等热点问题与市民进行了交流。

    关键词 供水保障

    日供水能力70万吨,日耗水量最高52万吨

    当前天气炎热,正是城市用水的高峰期。惠州市供水情况如何?能否保证正常供水?对此,刘哲明确表示:没问题!

    他介绍,今年测得的市区日用水最高峰值是52万吨,而目前日供水能力有70万吨,所以单就供应量来说,正常情况下还是能够保证充足供应的。同时,为了保证高峰期的用水,市自来水总公司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在4月底5月初,对市区的供水设施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市区老旧供水管网的改造也在继续加紧推进,以保证输水管道畅通。

    市民陈先生反映,惠城区潼侨镇自来水供应一直不怎么好,特别是一到夏天,往年都会出现停水、水压不足等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变这种状况?”陈先生问。刘哲回应说,由于历史原因,市区南部新区供水条件还有欠缺,主要影响陈江、仲恺和潼侨等片区。“不过,这种情况目前已经得到了改善。我们在陈江五一大道已经铺设了一条直径1米的主供水管,目前已经通水。另一方面,还实施了这一片区的旧管改造。在潼侨镇还利用公路拓宽改造的机会,新铺设了一条供水管道。”

    关键词 水价调整

    收费坚持保本微利,会经过公众听证

    时下,水价调整的新闻在不少城市传得沸沸扬扬。惠州被列入省里的水价改革试点城市之一,目前也正在酝酿水价调整。水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节目中市民纷纷来电询问相关消息。

    对此,刘哲表示,水价具体怎么调整,政策方面由物价部门决定,目前还没有最终定下来,但是有一个原则不会变,就是自来水收费坚持保本微利,同时适当照顾城市低收入群体。而且具体方案出台前,一定会召开听证会,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

    近几年来,市民感觉似乎水价一直在上涨。对此刘哲解释说,实际上自从2002年以来,市区的自来水基本价格没有上涨过,市民之所以感觉涨价了,是因为先后在水费征收中增加了城市污水处理费和环卫服务费。他透露,目前惠州市的自来水基本价格在广东各地市还处于后几位。

    关键词 抄表到户

    “一户一表”改造计划今年10月启动

    市民唐先生住在市区河南岸惠南街,他所住的那栋楼10户人家共用一个水表,他来电表示希望能实现抄表到户。

    刘哲说,此前大部分居民用水都没有抄表到户,而是由所在的小区物业管理处或者单位代收。一些地方存在着中间人加价、缴费不及时、分摊不合理等问题,用户意见比较大。

    为了让市民用水消费明明白白,前两年开始,市自来水总公司就启动了抄表到户的试点改造,不久前,市政府常务会议也通过了 《惠州市惠城中心区城市供水“一户一表”实施办法》,该办法计划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以后,“一户一表”改造会大规模推进。实行改造后,用户自家的水表读数都会直接在市自来水总公司电脑系统里登记,由电脑自动抄表。改造工程用户只需要承担买水表的费用,其余由市自来水总公司承担。“改革之后水费是不是不用分摊了?”有市民问。刘哲答复说,还是有一定的分摊,因为小区消防用水、绿化用水以及二次供水等损耗依旧存在。不过以后的分摊也是由市自来水总公司电脑自动计算,可以避免分摊不均、分摊过多等问题。

    关键词 应急措施

    规划50个临时供水点27辆应急送水车

    日前,内蒙古赤峰市的自来水污染事件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市民也十分关心惠州市的自来水应急保障问题。一旦有污染等突发事故,我们怎么办?

    刘哲说,城市供水关系到整座城市能否正常运转,市政府也十分重视城市供水的安全问题。早在2006年,市自来水总公司就制定了一个公司内部的突发事件供水应急预案。随后,市政府出台了市区供水应急预案。预案根据各类情况,分成4个等级,分别安排了不同的应对方案。其中重点包括了突发性水源污染、供水设备事故等情况的应对措施。

    根据预案规划,一旦市区出现大面积突发性停水,超过了24小时,就会启动临时送水措施。调用消防、园林等多个单位的力量,在市区中心区初步规划设置了50个临时供水点,预备了27辆应急送水车,在市区临时送水。7月2日,市里还组织了专门的应急送水演练。

    至于水质方面,刘哲透露说,目前惠州市的饮用水质整体保持良好,而且他们新引进了一套水质检测设备,能分析检测的项目从原来50项提高到了80项。    
    (本报记者罗孝宗 实习生陈晓艺)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