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明确:“新建居民住宅供水设施按照一户一表,水表出户、计量到户的规定设计和建设,已交付使用的居民住宅计量到户改建工程,由城市供水企业负责实施,用户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缴纳有关费用。”但供节水处有关负责人坦言,新建住宅实行抄表到户问题不大,但对已交付使用的小区来说,这项规定执行有点难度。
1999年起,南京市开始实施“抄表到户”改造。目前,南京80多万自来水用户中,已经有60多万户实现“抄表到户”,但仍有20多万家庭还在使用公用水表。该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南京市居民用水每吨2.5元,可以通过银行划账等方式直接缴纳,但对于没有抄表到户的居民来说,由于管网老化导致跑冒滴漏,多出来的水费全部平摊到了每户居民头上,每吨生活用水的价格高达3—5元,时常为之导致纠纷。
要实现抄表到户,就必须对这部分老小区进行管网改造。据测算,所需费用大约1亿多元。那么,谁该为这笔费用埋单呢?该负责人说,小区自来水管网的产权属于业主,按道理,这部分费用应由业主埋单,但业主普遍认为,当初买房的时候,已经付过管网建设费用,时隔多年,再让他们出钱改造管网,不妥。而对自来水公司和供水企业来说,他们没有管网的产权,更没有理由为这笔改造费埋单。因此,这笔费用由谁埋单成了抄表到户的一道“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