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每天有1138万立方米自来水供应居民和各个企事业单位,出厂水的水质全部达标。但在上海的旧式里弄和2000年前建造的住宅区,安装的地下水管基本上都是容易被腐蚀的镀锌铁管,老水箱的内壁也布满锈垢,从而形成二次污染。今年起,上海市已开始对中心城区8100个小区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统一改造,到2009年可基本完成,并逐步实现供水企业“管水到表”。届时,住宅区龙头水的水质应与出厂水水质基本保持同一水平。
有关人士称,上海市对龙头水的水质检测一直在进行,但修订后的《上海市供水水质管理细则》首次明确规定,供水水质的监测包括对原水、生产过程水、出厂水等以及二次供水以及龙头水的全过程监测,并规定,水质采样点分别设置在水源区、取水口、水厂出水口和居民经常用水点和管网末梢等;对住宅区龙头水要定期抽检浑色度、浊度、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和余氯等卫生指标。若发生水质事故,相关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还将及时进入现场调查、取证、采样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