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该县县委和政府顺应民心,下决心改变民生最基本用水条件,当年制定了5—7年规划,集全力推进农村用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和供水管理企业化目标。
面对复杂的地貌特点,该县依照客观规律办事,打破城乡和行政区划,以地域水系统一设计,城乡一体规划,跨乡镇、跨村建设村民生活用水网络,并有计划地按板块整体推进。该县把县城和全县13个乡镇、241个行政村全部纳入3大公司4大水站的规划中,其中3个供水公司覆盖的全是跨乡镇的大管网。
如中指原公司,供水网络纵向贯通钳二、羊泉和吉子现3个乡镇,横向辐射沿线各村组。经过4年的努力,该县原区90%的农家用上了自来水,全县完成农户自来水入户1.8万多家,占农户总数的66.1%。
过去不适应的产权和机制,在全县大水网建设中得到彻底改革。该县对中小型水利供水工程全部进行改制,按照经营状况,分别采取拍卖、转让和承包经营的方式激活资金,4年中盘活了192万元,同时使250多处水利工程的产权得以清晰化。具体建设方面,该县彻底根除了过去单一靠政府建水的局面,激励全民全社会参与建水。在“民办公助、民办为主”新体制推动下,全县兴起了建设用水管网新高潮,村组集体、农民个体和企业投入的积极性被空前调动起来。到目前,该县办水总共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其中农民就投入了1600万元。
如今,该县城乡群众生活用水实现了一体化,农民与城镇居民用水一样方便。由于各公司水站全部实现了供水企业化,实行一网一价,最高水价限制的办法,管理有效,极少出现纠纷。人的生活用水方便后,该县鼓励农民把水龙头接到苹果园和蔬菜大棚,以便旱时喷药用水,现在已有效地解决了数万亩果园和蔬菜大棚的生产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