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管网互联互供
南京市江宁区建设局供排水办公室主任李强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开始相应的准备工作。李强说,现在每天江宁使用的26万吨自来水是从市自来水总公司城南水厂取水口上游200米处取水,这里是夹江禁航保护区,水质非常稳定。为应对出现不可抗拒的江水污染,江宁区建设局正在做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改从出水量较大的地下水或者水库取水确保自来水供应,下周他们将会对水利系统进行相应的考察。
采访中李强还透露,除了水源“备份”,他们还会同市自来水总公司开始筹备供水管网的互联互供:自来水供应实行管道互通。一旦开启阀门,就可以实现自来水互相支援,管道里永远流淌着优质自来水。
江水污染的情况同样可能在主城区出现,市自来水总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的北河口水厂等均直接取长江水生产自来水,此前有在仙林筹建“备份”水源地,在应急情况下从仙林抽取地下水生产自来水的计划。鉴于实际运作的成本较高(无论是铺设管网还是新建水厂),实现不同水源之间供水管网的互联互供仍是首选。
深度水处理开始技术攻关
保证水质,比水源“备份”更有力的一个砝码是推进自来水深度处理。记者从南京市供节水管理处了解到,根据省建设厅的要求,他们正在会同南京的各大水厂制定深度(水)处理实施计划,努力实现平时提供优质水,水源水质下降时提供达标水。
近期,南京市不少大中型水厂正在开展制水工艺技术攻关,重点进行水源地水质突变情况下水质应急处理工艺研究,确保饮用水水质符合要求。
发现污染提前预警
一旦发生影响城市供水取水水质事件,及时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城市发布预警,提前防范。江苏省建设厅已经要求全省所有城市供水企业年内在取水口安装监测仪等,加强取水口外围尤其是上游的监测,提高原水水质监测装备水平,做到监测前移,提前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