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建第七水厂
作为省会城市,近年来,西宁地区经济社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企业、人民生活及市政设施用水量日益增加。截至2004年,全市共建成7座水厂(6座以地下水为主,1座以地表水为主),总供水能力每日34.5万立方米。
由于种种原因,唯一的地表水厂停产,目前,除了第六水厂外,其他各水厂已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之中,加之现有自备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水量下降、地面沉降现象的出现,导致全市用水紧张。为涵养水源,青海省政府、西宁市政府作出规定,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逐步关闭西宁市所有自备水源,到2010年逐步关闭西宁市自来水公司现有开采的地下水源。因此,西宁市目前的供水能力在未来10年内无法满足城市用水需要。为解决今后一段时间内西宁市供用水矛盾,保证城市居民用水需求,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改善水质条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新的水源成为当务之急。
第七水厂供水能力有多大
西宁市第七水厂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凉州庄,距西宁40多公里,一期工程总占地面积245亩,项目投资总概算为4.99亿元,设计规模为日供水量30万立方米,相当于西宁市总供水量的60%。目前,厂区综合管线已全部施工完毕,生产设施如格栅沉沙池、滤池、澄清池、反冲洗设备间、脱水机房、加氯投药间、废水调节池等均已完成所有设备及配套工艺管道的安装。进水管线完成与黑泉水库输水管线的连接,供水管线通过第四水厂、第六水厂完成与城市给水管网的对接。
饮用水安全、优质
从第七水厂内部设施看,引进安装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现代化原水净化设备。引入的原水只有先经过格栅沉沙池这一关,过滤去类似树叶等体积较大的杂质,才能通过泥渣回流高效澄清池关,经加药处理和沉淀,滤去泥沙,再经气水反冲洗水池处理,使水质更清澈,基本达到出厂标准;最后,还要经过清水池净化关,才接入城市供水管网。在此过程中,水的流量、PH值、进水温度、浊度都实行自动实时监测和人工抽检,至少进行3次加氯消毒,确保水质达到饮用标准。
基本实现污水零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在环保方面,第七水厂还设有专门的废水处理设施,污水和泥沙经过集中处理后,泥沙被制作成干饼状运出厂区,绝大部分水经回流循环,再次利用,真正排出厂区的污水每天只有5升至6升,相当于每30万吨水中产生一大瓶废水。从这个角度讲,污水基本实现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