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天津开发区净水厂三期工程,设计产水能力15万吨/日,投资规模2.5亿元。它是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新区范围内规划计划建设的首个供水源头项目。
据介绍,该工程将在国内首度运用“预氧化—上向流炭吸附反应澄清池—V型砂滤池”及“紫外消毒”工艺。这项最新技术,可针对开发区夏季高温高藻、冬季低温低浊的源水水质特点,去除源水中各类有害有机物和细菌,进而大幅提高水处理效果和质量。该工艺还可节约投资近10%,节省占地15~20%,运行成本低,在我国北方具示范作用。
新闻链接
目前,总人口56万的塘沽地区日平均用水量为20万吨,而常住人口10万的开发区夏季供水高峰期日用水量也达到了20万吨。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滨海新区年用水量将达6.49亿吨,日均用水量177.8万吨。
开发区净水厂位于第十三大街,共分三期建设,目前一、二期工程已经完工。其中,一期工程建于1995年,日产水能力为7.5万吨;二期工程建于1999年,日产水能力为10万吨。
目前,开发区在供水高峰期的日供应量最高可达到20万吨,除开发区净水厂日产15万吨外,塘沽自来水公司日供3万吨,再加上2006年新入区的岳龙水源,泰达已构成较为稳定的滦河、岳龙双水源结构。
明年底,开发区净水厂三期工程竣工后,自来水水质大幅提高,浊度、耗氧量等多项关键指标大大优于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