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水利部举行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代睿
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节水产业的宏观政策导向,提出到2027年实现万亿规模的阶段性目标。《意见》印发一年多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企业和科研院所抢抓机遇、乘势而为,通力合作促进节水产业发展。
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在发布会上介绍,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职责协同发力,陆续出台了支持节水产业发展的统计调查、技术推广、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绿色金融、水价改革、政府采购、消费品以旧换新、节水奖励、合同节水、水权交易等专项政策,初步构建形成“1+N”政策体系。
各地政府把发展节水产业作为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积极出台支持政策,制定专项规划,设立产业基金,组建产业协会,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产业高地和成渝、山东、陕西等多个设备制造、科研创新集聚区为代表的“三地多区”节水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陈敏表示,水利部完善创新体系顶层设计,在研发端依托建设国家和省级节水技术创新中心进行科学布局,立项实施一批水替代、水再生、水循环等领域节水科研项目,绘制关键技术装备发展图谱,推动关键技术革新和产品迭代升级,节水领域公开专利超过2.9万个;在应用端建立技术推荐推广机制,遴选发布194项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和150项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装备,搭建多层次交流展示平台,促进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以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
农业、工业、城镇生活、非常规水、通用节水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发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立区域节水产业联盟,为数众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围绕节水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管理服务全产业链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备的产业体系。
陈敏介绍,积极推动在水利多双边合作机制交流中设立节水议题,利用在华举办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等大型国际会议平台宣介节水成效,将节水合作纳入中国与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水利合作谅解备忘录。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校和头部企业跨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在哈萨克斯坦建立节水联合实验室,宁夏大学为世界杯草坪灌溉提供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