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从用上水到用好水
河南鹤壁:“两个监督”双向奔赴办好民生实事
“24个高层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全部取得卫生许可证,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供水管理人员均持健康证上岗。”日前,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检察院对二次供水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时,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居民从“用上水”到“用好水”这一变化,得益于鹤壁市检察机关与该市同级人大常委会建立的法律监督与人大常委会监督衔接工作机制(下称“‘两个监督’衔接工作机制”)。
“我们小区自来水浑浊、有异味。”今年1月,山城区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后,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经检察官实地调查,发现该小区存在二次供水泵房地面大量积水、加压泵多处接口不同程度锈蚀、水箱体表不洁等问题。
随后,检察官对辖区24个高层住宅小区开展走访调查发现,2个小区未建设二次供水设施;1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损坏停运;21个小区未经卫生许可进行二次供水,从事供水的人员未取得健康证直接上岗,二次供水设施未按规定进行规范清洗消毒等。
承办检察官沈翠红坦言:“二次供水管理涉及城管、卫健、街道办、物业公司等多个部门,在推动工作中面临‘九龙治水’的困局。相关部门对管理职责划分争议较大,单靠法律监督,很难推动多部门协同治理。”
为破解困境,山城区检察院依托“两个监督”衔接工作机制,主动向该区人大常委会请示报告,将二次供水安全等民生问题纳入该区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重点,邀请该区人大常委会开展联动监督。
6月30日,山城区检察院召开二次供水安全监管公开听证会,邀请专业领域的人大代表、居民代表担任听证员,城管、卫健、街道办及物业公司代表作为听证参与人参加。最终,听证员形成一致意见,建议明确“由住建部门设施审批、城管部门日常管护、卫健部门水质监测、街道办属地监督、物业公司协助保障”的权责框架。
7月30日,该院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要求落实监管职责、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该区人大常委会向相关部门制发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督促责任单位整改落实。如今,困扰高层住宅居民的二次供水水质安全问题已得以解决。
鹤壁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李艳芳告诉记者:“‘两个监督’衔接并非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深度协作、优势互补实现效能升级。”
鹤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围绕同级检察机关监督、相关整改责任单位长期未整改事项,探索开展依法质询,为检察监督“撑腰”。针对违规占用盲道、倾倒垃圾阻碍河道行洪问题存在纸面整改、问题反弹回潮等现象,鹤壁市检察机关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提请启动质询程序,推动相关责任单位从“解释问题”到“解决问题”转变。
截至目前,在“两个监督”衔接工作机制的助力下,鹤壁市检察院推动解决了农村饮用水安全、社区广场健身器材安全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余件,相关工作经验被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河南省检察院转发。
“人大监督的权威性,为检察监督注入‘刚性内核’;检察监督的专业性,让人大监督更有‘精准靶向’,‘两个监督’双向奔赴,民生实事解决得又快又好,取得了‘1+1>2’的效果。”河南省人大代表、鹤壁市淇滨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班组长陈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