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十四五”巡礼丨兰州市:守正创新担使命 水利惠民谱新篇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浏览次数:9

水脉连民生,实干铸担当。兰州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全市水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始终保持“先发力带好头”的使命意识,守正创新、真抓实干,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工作,着力筑牢生命、生活、生产、生态“四张水利网”,为全面推进强省会行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提供坚实水利支撑和保障,切实让习近平总书记“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的殷切期望转变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十四五”水利工作回顾

“十四五”期间,全市共向上争取各类资金27.35亿元。2021-2024年共实施水利项目153项,完成水利投资84.48亿元。2025年计划实施水利项目67项,完成水利投资25.2亿元,目前到位中央及省级资金5.83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市实施水利项目220项,完成水利投资109.68亿元。

建立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兰州市坚持规划引领,印发实施《兰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兰州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兰州市水网建设规划》等总体规划和《兰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专项规划》《兰州市防洪专项规划》《兰州市河湖岸线保护专项规划》《兰州市水安全保障规划》等专项规划,启动编制《兰州市保障强省会行动和高质量发展水资源专项规划》,为全市水利长远发展提供总体思路、方法路径、项目支撑和主要措施。

榆中县三电灌区输水渠道

提升优化集约高效的水资源配置网。水是经济发展命脉,水利是产业振兴根基。兰州市全方位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兰州市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2024年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8.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8.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1。强化取水源头管控,严格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审查,在永登县地下水超采区实行地下水取水许可提级审批,暂停审批地下水超采区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新增地下水取水许可。巩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成效,按照新一轮全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成果,制定了《兰州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方案》,榆中县全域退出地下水超采区。扎实开展全市取用水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兰州市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实施方案》,对全市工业企业、洗车行业和生活取水口开展排查整治。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定《兰州市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全市6个县区被水利部评为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8家工业企业和19个高校校区分别被评为省级节水型企业、节水型高校。深化水权改革,研究制定《兰州市推进用水权改革工作方案》,累计完成水权交易10笔,交易水量29.2万立方米。农村供水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着民生福祉,是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大事。2021-2024年以来,全市共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2项,有效提高34.35万人供水保障程度。截至目前,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3%,农村供水能力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了红古谷丰灌区、永登县登丰中型灌区、榆中县三电等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极大提高了新增粮食产能和新增节水能力。

黄河兰州段防洪工程

着力筑牢安全可靠的防洪工程网。防汛抗旱无小事,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市水务系统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积极推进兰州市水旱灾害防御“三个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水旱灾害防御措施,持续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屏障。一是强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分层次推进黄河干流、江河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道防洪治理,建成总投资16.8亿元的兰州市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城区段防洪标准基本达到百年一遇,农防段防洪标准达到十年一遇;投资17.82亿元实施江河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道治理项目56项,累计治理河长351.64公里。二是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成省市县三级视频会商调度系统、防汛视频监控系统、黄河兰州段防汛调度系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4大系统,建设自动雨量、水位、视频监测站809个,为山洪灾害防治区的377个村(社区)配备手摇报警器等预警设备2123个(套),着力实现“云中雨、落地雨、河中水”全链条监测。三是健全防御工作体系。扎实开展旱情防御及汛前检查工作,重点对全市中小型水库(水电站)、河道、堤防险工险段、山洪沟道等重点部位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安全度汛。修订完善《兰州市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等3类预案,实现“监测预警—风险研判—应急响应”全流程闭环管理。强化应急抢险人力物力保障,成立应急抢险专家库,组建应急值守队伍和专业抢险队,储备防汛物资,建立应急调运机制。

持续打造健康绿色的河湖生态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以“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为导向,统筹推进河道生态修复治理、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等工作,不断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名片。“十四五”以来,全市四级河长累计开展巡河50万余人次,巡河发现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不断完善河湖管护体系,全市各级设立巡河护河员1388名,河湖管理保护志愿者430名,有效拓展了河湖管理保护的参与范围。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开展,累计清理河道垃圾11.1万余吨,清理违规建筑2万余平方米。突出抓好水域岸线管理,完成黄河干流兰州城区段27艘趸船整改工作,拆除餐饮趸船17艘,补办手续10艘。完成庄浪河永登县城段、湟水-大通河交汇段(一期)、永登县庄浪河苦水镇段、湟水西固区三江口段、蔡家河三川口-入黄口段、红古区湟水-大通河交汇段(二期)6条(段)市级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工作,累计创建长度48.1公里。同时,兰州市积极开展以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2021-2024年,我市水利部门实施水土保持项目37项,总投资1.84亿元,完成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2.73平方公里,新修梯田5.15万亩,新建淤地坝7座,淤地坝除险加固8座,2024年底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71.92%,2025年全市计划完成7项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3287.71万元。

“十五五”水利工作谋划

“十五五”时期是兰州市融入国家黄河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版图的重大机遇,也是兰州市推进强省会行动,加快推动新阶段兰州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兰州市水务局围绕重点引调水工程、重点调蓄工程、城乡供水项目、重点灌区改造项目、防洪提升工程、河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数字孪生工程8大领域谋划符合纳入国家级、省级相关规划的水利项目93项,总投资241.266亿元。

一是畅通水资源配置网。坚持“四水四定”,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注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综合运用,把需水管理摆在水资源管理工作更加突出位置,保障合理供水、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水资源均衡配置。

二是筑牢防洪减灾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优化防洪空间布局,完善防洪标准体系,提高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城市防洪韧性,提升洪水风险防控能力。

三是打造河湖生态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水污染治理、加大河流岸线保护和治理,加大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率先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建设,强化两山绿化成效投入,复苏河流生态环境。

四是构建数字孪生网。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数字水利发展总要求,以水流、水空间、水工程为对象,加强水网感知能力建设,加快水网数字化建设,坚持工程建设与数字化一体推进,构建与实体工程网相对应的数字孪生水网,提升水网调度管理智能化水平。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