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科技+经验”!贵州各地供水管理从“体力活”变“指尖活”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07  来源:贵州日报  浏览次数:13

轻点鼠标,即可看到水厂、泵站、高位水池等设施设备的实时数据,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就能精准判断供水情况并及时调度抢修。在智慧水务的加持下,贵州不少地方供水管理逐步从“体力活”变“指尖活”。
在清镇市贵阳水务集团清镇水务有限公司二楼,“管网数字孪生平台”实时监测全市4座大型水厂及泵站、管网等数据,监测设备覆盖清镇整个市区及农村供水重要节点位置。移动手中的鼠标,贵阳市水务环境集团清镇水务有限公司运行调度部部长沈晓琳,即可线上查看指定区域供水情况。
清镇市贵阳水务集团清镇水务有限公司“管网数字孪生平台”检测画面
精准管理,数字化建设是关键。2022年,清镇市开始建设覆盖全域的通信网络系统,在供水全程安装监测流量、压力、液位等设备,并接入管网数字孪生平台,构建起自动化、数字化监管平台。
出水浊度、出水余氯、PH值等实时显示,确保供水质量;出水压力一旦瞬时流量或者压力值超出预设数值,系统就会自动报警,管水员及时去现场排查并解决问题,实现高效精准管护;控制水量大小的阀门可自动控制开合度……清镇管网数字孪生平台的搭建让供水管理向精准化、优服务转变。
科技加持,管水员的快速应对同样不可或缺。从接到报警、排查到解决问题,半个多小时,龙里县龙溪水厂负责人陆桃就和同事成功抢修碧桂园供水主管网漏水问题,“多亏了龙里县智慧水务平台的实时数据监测,我们解决这次的主管网渗漏较平时至少提前半天时间。”
有着4年基层供水抢修经历的陆桃,对智慧水务的精准反应有着深刻体会。他介绍,以前巡护管网每天要花掉5个小时左右时间,如果居民投诉用水有问题,管水员就需要对相应区域供水设备进行大面积排查,耗时费力还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龙里县龙溪水厂智慧水务平台
龙溪水厂供水覆盖龙里县龙山镇比孟、余下两个村1.1万人及周边58家企业供水,在智慧水务平台的“数字化”监管加持下,以往需23名管水员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要5人就可完成全部管护工作。
在印江自治县朗溪镇,该县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产业推进智能化建设与农村供水工程融合发展,实现全镇范围智慧水务全覆盖,构建起农村管水新模式。
印江坚持城乡供水一体化及规模化供水和智慧水务“同频”推进。2022年,印江就对农村供水进行整体性、长期性布局,通过新建改造20余座水厂,覆盖农村人口超15万人,并对覆盖区域全部实现智慧水务管理,通过管控一体化平台整合物联网、GIS地理信息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水压、水量、水质、能耗及二次供水设备的实时数据和水厂运行数据的城域化汇集管理,以更精细化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
系统实时监测、自动报警,管理人员及时抢修,在智慧水务的不断建设完善过程中,贵州正以科技的精准与传统管水员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实现日常供水的精准、高效管护。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