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27日,以“发展智慧灌溉 数智赋能农业节水”为主题的第四届智慧灌溉大会在江苏昆山举行。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在致辞中指出,我国农业正从“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模式,加速向“靠科技、靠创新”的现代化路径转型,面对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水资源刚性约束趋紧的挑战,用更少的水种出更多更好的粮,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要强化智能农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建设智慧灌溉技术熟化基地,搭建复合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国家农业节水增效、粮食稳产高产。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所长王景雷在致辞中表示,灌溉所已围绕“安全供水、精准控水、高效用水”进行智慧灌溉科技创新多维布局,在科研基础设施方面,谋划建设全国农业水效网,为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核心支撑;在关键技术装备上,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多年科研成果积极研发灌溉智能体,推动灌溉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在协同创新上,牵头组建国家灌溉农业绿色发展联盟,整合产学研用资源加速成果转化,从全产业链出发推动农业节水增效、保障粮食安全。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高文伟在致辞时指出,昆山始终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同推进,将智慧灌溉作为破解“人多地少水紧”矛盾的关键抓手。当前,昆山已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推广智能灌溉技术,通过智慧灌溉改造的农田亩年均节水20%以上,下一步将依托本地产业优势,加强与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打造智慧灌溉示范项目,为区域农业节水增效、保障粮食稳定供应提供县域实践样板。
在大会学术报告会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尹飞虎以“我国北方灌区农田滴灌发展现状与问题思考”为题作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谢瑞芝以“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为题作报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所长张宝忠以“灌区高效输配水技术与智能产品”为题作报告。武汉大学教授史良胜以“水稻智脑研究与应用”为题作报告。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聂鹏程以“空天地一体化农田信息感知”为题作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研究员陈震以“多特征融合和智能管控的精准灌溉技术与装备”为题作报告。
大会现场发布“基于智能测控与数据融合的温室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装备”“宜机化日光温室东西垄栽培水肥变量灌溉智慧管控技术”“天穹AI大田农业数字化中心”等成果。大会同步在昆山市陆家未来智慧田园设置全空间成果互动展区。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周国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副所长吴建勇,苏州中农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副主任史云等参加大会。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国家灌溉农业绿色发展联盟联合主办,苏州中农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苏州驭水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