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诸暨7100名山区居民,用水体验升级!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浏览次数:9
 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记者日前从市水利局了解到,我市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8月,累计改造提升水站22座,规模化管网延伸消减水站18座,完工率达100%。

单村水站指的是为保障偏远山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而建设的小型水站。我市“七山一水二分田”,受地形条件等限制,部分群众散居在海拔较高或较为偏远的山区,城市、乡镇水厂不能完全覆盖,主要采用单村水站保障日常用水。2023年,我市启动单村水站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其中提升部分涉及全市10个镇乡(街道)22座水站,受益人口达7100人。

水站改造

同山镇边村村仙过岭下自然村见证了水站改造的民生温度。仙下供水站投资约120万元,配套膜处理净水工艺,通过混凝、沉淀、过滤、超滤、消毒等制水流程,保障出厂水水质稳定,经检测水质高于国家标准,有效解决仙过岭下季节性水质波动问题,提高村民用水满意度,惠及人口510人。

仙过岭下自然村村民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三年行动,单村水站升级改造22座,规模化管网延伸覆盖18座,切实提升了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改善了群众用水体验,成效显著。”市水利局农村水利管理中心副主任赵舟祥介绍。同时,市水利局还联合水务集团及属地镇街,通过备用水源建设、设施设备提升保障供水水量、优化供水水质;规模化管网延伸,覆盖或替代部分水站,为农村群众提供足量优质的城市供水。

枫桥镇岫山供水站

农村供水工程点多、面广且多为高山远山地区,如何开展长效管护,一直是痛点、难点。对此,我市通过深化“县级统管+镇村协管”机制,依托“浙里办”、监督热线等服务平台,构建农村供水2小时服务圈,从水站日常管理到解决“疑难杂症”,都能找到负责人。

市水利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单村水站改造提升任务全面完成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深化管护机制,确保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