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铁力市新建、改造“四网”145.838公里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15  来源:铁力市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14
 近年来,铁力市将供水、排水、供热、燃气“四网”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城市韧性筑基工程牢牢抓在手上。累计争取整合各类资金6.02亿元,实施管网改造项目21个,先后新建、改造“四网”145.838公里。
铁力市坚持把“四网”建设摆在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位置,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组织体系、前瞻务实的规划体系和民呼我应的参与体系,确保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群众期盼同频共振。强化组织领导,凝聚攻坚合力。铁力市成立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城市“四网”建设工作专班,将“四网”改造项目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并建立“挂图作战、定期调度、清单管理”工作机制定期研判推进,先后组织召开协调推进会议20余次,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坚持问需于民,精准对接诉求。铁力市建立“群众诉求-专班研判-项目谋划-结果反馈”全链条响应机制,依托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对“12345”便民服务热线群众反映集中的管网类工单及物业公司反馈的居民诉求开展专题研判,重点围绕管网覆盖盲区、老旧管线改造优先级、施工期间出行保障等群众关切问题,精准定位高频诉求部位,切实让“四网”建设更贴合群众实际需求。科学规划设计,突出全域统筹。铁力市结合群众意见建议,按照“先急后缓、分片改造”的原则,组织专业力量对城区管网进行全要素测绘,优先布局老城区、棚户区及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区域,科学制定改造计划,确保管网改造“一次建设、长久适用”。
铁力市立足“四网”系统特性与民生需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质量为先”,打造全周期管控的建设闭环,确保工程推进科学有序、品质过硬。一方面,坚持“四网”共建。对“四网”进行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最大限度减少重复开挖、重复建设。供水方面,针对“跑冒滴漏”和“水压不稳”两大痛点,累计投入资金1723.54万元,改造供水管网11.3公里,惠及老旧小区22个老旧小区、居民1812户。排水方面,聚焦“雨污混流”和“内涝积水”难题,累计投资1.11亿元,实施城镇排水管网改造项目8个,完成管网改造39公里,2025年项目完工后,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将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全覆盖。供热方面,大力实施“冬病夏治”专项行动,督促供热企业对城区60个换热站、126个阀室井及供热管网进行全面检修维护,新建换热站3处,对1座换热站进行升级改造,更换失灵阀门及设备234台,校验、更换压力仪表160块。2025年还计划投资9056.17万元,实施供热项目2个,改造城区供热管网22.15公里。燃气方面,持续推进燃气管网建设,组织燃气公司完成13栋高层建筑燃气管道铺设工作,不断提高管道燃气普及率,有效提升城镇燃气领域本质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强化过程监管。健全质量管控体系,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强材料入场、隐蔽工程、关键工序等环节全过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可追溯、有保障。同时,注重技术创新,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增强城市基础设施韧性与安全性能。
铁力市坚决摒弃“重建轻管”传统思维,将数字赋能和机制创新贯穿运维全过程,推动“四网”管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从经验判断向数据分析转变。“智慧赋能”强管理。铁力市运用“人工+科技”方式对全市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搭建铁力市地理信息系统(GIS),精准定位城区内亟待改造的管网、混错接点位和雨污合流位置,形成排水管网“一张图”,让铁力市排水管网从“不可见、不可知”变为“可测、可管、可控”,为城市治理和管网改造提供了“数据底座”。“三位一体”抓管理。铁力市建立“日常巡查+在线监控+定期检测”机制,协调基层网格员队伍开展日常巡查,依托GIS系统进行线上监控,组织专业力量进行定期检测,通过“三位一体”机制的建立,及时、快速、精准发现管网存在问题,保障问题早发现、早处置。“长效常态”促管理。铁力市积极探索建立契合铁力实际的地下管线管理模式,推行住建系统“管长制”,通过明确职责、强化协同,推动管网管理从“运动式整治”向“常态化管护”转变,切实保障管网工程“用得好、管得久”。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