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细小的变化,映照着玉门市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带来的实效。越来越多的群众不仅“有水喝”,更喝上了“优质水”“幸福水”。
面对部分农村地区供水设施规模小、管网老化等难题,近年来,玉门市水务局坚持“建好更要管好”,夯实基础、加强监管,全力打通供水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全市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思路,推进规模化供水,整合规范小型供水工程,加快老旧设备更新,城乡供水质量稳步提升。今年,玉门市争取到资金79.47万元,专项用于农村饮水设施维修养护,对柳湖镇、昌马镇、独山子乡等6个乡镇的13处供水工程实施改造,进一步筑牢供水保障基础。

图为玉门市2025年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项目现场。玉门市委宣传部供图
硬件提升的同时,玉门市也积极引入“互联网+”智慧供水管理模式。通过张贴供水服务明白卡,市、乡、村三级供水服务人员的电话和流程全部公开,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有人落实、尽快解决。水质安全更是毫不松懈,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落实净化措施,配合疾控部门开展季度检测,目前水质合格率稳定在100%。
通过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玉门市不断压实管护责任,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实行乡镇主管、村级水管员等模式。目前全市共配备村级管水员37名,实现全覆盖。水表安装到户、计量收费同步推进,监督电话全面公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确保问题早发现、快解决。

图为玉门市2025年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项目惠及千家万户。玉门市委宣传部供图
放眼长远,玉门市正以农村饮水安全和水土保持工作站为统管机构,采取“县域统管+专业运营”分片推进供水管理改革。按照“政府监管、企业运营、专业管理、社会服务”的思路,持续推进工程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维护专业化,力争初步建成系统完善的农村供水管理体系,稳步迈向城乡供水一体化。
清流入户,幸福入心。一股股“稳定水”“优质水”流进千家万户,玉门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随之节节攀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