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规模创纪录:950 公里管道破解油田供水瓶颈
据公告及业主方披露信息,该项目是伊拉克共同海水供应项目(CSSP)的核心组成部分,工作范围涵盖建设从海水处理设施至各联络站的干线管道、联络站到油田分输站的支线管道及全套附属地面设施,管道总长度达 950 公里。项目采用 EPC 总承包模式,合同期共计 54 个月,其中设计、采购、施工及试运阶段为 42 个月,后续 12 个月将开展运行维护及当地人员培训工作。
作为伊拉克南部油田增产的关键配套工程,管道系统初始输送能力达每日 500 万桶,远期可扩容至 700 万 - 800 万桶,将优先为鲁迈拉、祖拜尔、西古尔纳等核心油田供水,远期覆盖南部 80% 以上原油产区。项目将与韩国现代建设承建的 30 亿美元海水处理厂形成配套,构建 “取水 - 处理 - 输送” 完整产业链,彻底破解当地油田增产的水资源制约。
此次签约的管道局工程公司具备石油化工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承担了中国四条能源战略通道 70% 以上的工作量,累计建设国内外长输油气管道超 13 万公里。其在伊拉克已完成 38 项关键能源工程,包括鲁迈拉油田注水管线等标杆项目,在坦桑尼亚天然气管道项目中创造了焊接返修率 0.07% 的国际纪录,成为中标核心优势。
业主方巴士拉石油公司前身为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隶属于伊拉克石油部,经营区域覆盖南部多个油田,主营业务涵盖油气勘探、生产、运输全链条。伊拉克总理办公室在声明中强调,该项目是 “能源多元化战略的核心支柱”,预计带动南部油田投资增加 40 亿美元,创造 1.2 万个就业岗位。
战略意义深远:巩固中东市场 支撑中油工程业绩增长
这是中油工程时隔 3 个月再获超百亿元中东大单。今年 6 月,其另一子公司刚签署 16.01 亿美元伊拉克阿塔维油田气体处理厂合同。公司表示,项目顺利实施将巩固其在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油气储运工程市场的地位,并对未来 4-5 年营收和利润总额产生积极影响。
天风证券分析指出,该项目将强化中企在中东油气工程市场的领先地位。伊拉克石油部数据显示,该国已探明原油储量达 1450 亿桶,经海水注入技术优化后潜在储量可提升至 3600 亿桶,项目将助力伊拉克实现 2030 年日产 900 万桶原油的目标。中国石油集团相关人士透露,后续还将参与米桑油田管道延伸工程的规划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中油工程 2024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4.8%,主要受前期海外项目成本增加影响。此次百亿级合同的落地,将为公司 “第二增长曲线” 提供有力支撑,其 LNG、海洋工程等新兴业务也有望借中东市场加速发展。
我机构长期为国内外采购商进行供应商入网、寻源、招投标、采购服务等,积累大量客户资源和海外项目信息。
作为行业例会,第十六届中国石油化工装备采购国际峰会暨展览会(CSSOPE2026)将于2026年6月25日-26日上海举办。届时“600+国际买家”携订单齐聚上海,与中国供应商对接洽谈,不出国门见全球采购。
(另:目前正为参与CSSOPE 会的供应商优先办理俄罗斯石油ROSNEFT、阿曼石油PDO、阿联酋ADNOC、埃及ENPPI 工程公司、埃及MOPCO 化肥厂等主要石油化工公司的供应商入网,详询:158 0112 8545 秦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