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长沙县:清泉入户 幸福入心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26  来源:湖南水利  浏览次数:14
       今年以来,长沙县以“刀刃向内”的决心,着力破解农村饮水保障和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创新机制、攻坚破难、规范秩序、提质增效、优化服务”的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提升新路径,让民生水利切实造福于民。

长沙县乌川湖

金井自来水厂

01

建强“水体系” 夯实供水惠民根基

秉持“管水先建制”理念,长沙县系统构建“水源—制水—输送—供水”全链条独立供水体系,实现县域农村供水“一盘棋”统筹。

县域4座农村水厂均达到“千吨万人”标准,从制水流程、水质检测、人员管理等方面制定统一标准,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供水覆盖全域。

全面对标城市标准,建立“三同五化”供水保障体系,率先在中西部实现县级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城乡管网实现5处连通,形成“多源共济、多向供水”模式,打造城乡“互备互补”供水网络体系。

目前,长沙县农村供水覆盖1380平方公里,已建成主支供水管网长度约2800公里、入户管网约1400公里,配套建设43座二次供水加压泵站,惠及约34万农村居民。

同时,全面规范水厂管理,提升工程运行管护水平。

建立“源头—龙头”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实行水厂自检加三重上级监督检测的“四位一体”水质检测,切实筑牢水质安全底线,水质合格率100%位居全市前列。

创新推行“标准化建设+清廉化管理”双轮驱动模式。推进农村水厂省级标准化创建,金井、白鹭湖、乌川3座水厂获评“省级标准化工程”,双江水厂获评“市级标准化工程”。

实行“一部一策、一厂一策”考核机制,推行成本与经营包干制,将员工薪酬与专业运行管理、供水服务质量挂钩。

率先在春华镇供水服务中心开展“清廉服务中心”试点,设置廉洁文化宣传墙,将清廉要求嵌入收费、维修等服务流程,既提升工程管护规范度,又防范廉政风险。

02

畅通“水动脉” 打通“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长沙县始终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共计投资约7亿元,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通过扩大供水规模、推动自来水“通村入户”、提升管网覆盖率等系列有力举措,切实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群众从“用水难”到“用好水”的转变正加速实现。

在巩固现有成效的基础上,持续聚焦季节性缺水与自来水“最后一公里”难题,科学规划、靶向发力。针对部分山区因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导致的季节性供水不足问题,县水利局与县水业集团协同发力、深入调研、分类施策,成效显著。

今年年初,长沙县投入180万元,铺设自来水入户管道10余公里,仅用48天就完成石常村自来水入户工程,有效解决当地227户家庭用水难题。

在春华镇,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应急取水点,有效保障中塘组村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积极对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争取到100万元援助资金,帮助春华镇513户村民喝上安全、放心水。

针对㮾梨街道、安沙镇、黄花镇共5个长期未通自来水的“空白村”,全力推进㮾梨街道与黄兴镇集中供水工程、安沙农村自来水工程(二期)、长沙县机场片区供水管网工程等项目2025年底前竣工。

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入户安装工程,2025年计划新增入户4000户,推动规模化供水覆盖人口比例提升至75%,以“通水到户”实效惠民生、聚民心。

除了“解难题”“补空白”,长沙县持续推进路青线、金开线等老旧管网更新改造,提升供水安全性、平稳性;有序推进乌川水厂提质改造工程等一批水厂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供水规模,提升区域供水能力,系统破解农村“用水难”问题。

03

监测“水脉搏” 智慧赋能降漏损

供水产销率提升23%,水费收入增长43.9%,12345热线的相关投诉量从2023年的377单下降至2025年8月的77单……一组组数据背后,是长沙县以“智慧水务”破解农村供水“管护难”的实效。

为堵住管网漏损、异常用水的“漏洞”,长沙县水业集团搭建智慧水务平台,整合县内4座水厂、1500公里管线运行数据,建设283套流量压力监测点,建成“服务中心—乡镇—村”三级供水分区,为农村供水管网装上“千里眼”“顺风耳”。一旦出现管网漏损或异常用水,系统自动预警,稽查和运维人员可快速定位、及时处置。

“以前排查漏点全靠‘凭经验、跑现场’,效率低还容易遗漏;现在有了智慧平台,数据异常一目了然,漏损率也降了。”长沙县水业集团工作人员介绍,智慧化管护不仅减少了漏损和偷水造成的损失,还通过精准运维减少了群众用水问题,让“安全水”流得更稳。

04

做优“水服务” 跑出惠民“加速度”

“打开水龙头随时都有水,现在报装维修也快,打个电话很快就有人来!”谈及农村供水的变化,春华镇居民王女士赞不绝口。

长沙县将提升服务效能作为整治成效惠及于民的关键一环,打出改革“组合拳”:

实行“厂网分离”专业化管理,4座现代化水厂专注水质保障和稳定供水,6个片区服务中心全面承接管网运维、入户报装、工程维修、经营收费、客服咨询等五大核心功能,构建起“30分钟供水服务圈”。

通过优化管网布局、推动区域并网,实现农村全域24小时恒压供水,供水保证率达100%。

推进“互联网+供水服务”,全面推广智能水表,开发集报装、缴费、水量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微信小程序,构建了“线上办理、线下响应”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长沙县不断深化“一站式”服务,精准助企惠民,近两年累计为困难群众减免入户安装费及水费130余万元,为126家企业减免入户安装费98.7万元,让民生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长沙县以铁腕专项整治供水领域突出问题,以科技赋能提升管护精度,以服务升级传递民生温度,让清泉入户,幸福入心。未来,长沙县将继续做活“水文章”,夯实“水支撑”,让源源不断的优质之水、公平之水、幸福之水,成为驱动乡村振兴、润泽百姓生活的澎湃动能。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