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水利浇灌民族之花】“三个好”畅通农村饮水保障源头活水 协同共筑民族团结进步之基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24  来源:青海水利  浏览次数:69
 海东市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始终将农村饮水安全视为关乎民生福祉与民族团结进步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进程中,通过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建设,以“供好水”“喝好水”“管好水”为导向,实现了农村饮水水质100%达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5%,水质、水量等指标全面达标的良好局面,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凝聚磅礴活力。

优化供水布局保障“供好水”。今年以来,海东市围绕“同饮源头水、民族一家亲”,加快构建全市水网建设。共落实资金2.77亿元,年内实施乐都区高店镇东门村等九村人饮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民和县乡村振兴饮水安全改造提升工程、互助县西山乡张家沟村人饮管网改造提升项目、化隆县避险搬迁小集中安置点人饮配套工程、循化县白庄镇至清水乡人畜饮水工程等各类重点项目总计31项。计划受益人口31.92万人,维修养护工程19处,安装净化设备13处、消毒设施106处,加快构建“三横两纵、一核四区、多源互补”的海东水网空间格局,为全市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提升供水水质力保“喝好水”。农村牧区供水,既要确保老百姓喝上水,还要确保喝上安全水。截至目前,全市95个乡镇1587行政村涉及约125.9万农村供水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65.47万人,占比52%以上),共建成1203处农村供水工程,输水干支管总长6555公里,配水管总长1.2万公里,蓄水池2454座,各类管道建筑物1.8万座,农村净水厂32座,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9.81%,供水保证率达95.4%。今年以来,全市开展8次农村人饮排查监测,市县两级联合督导检查4次,累计入村40余村170余户,发现并督促整改断水、水质浑浊等问题14项,受理并办结人饮信访事项19项。全市水利部门落实供水水质达标与服务监管同步进行,引导各族群众饮水思源、感念党恩。

创新运营机制确保“管好水”。海东市立足市情,全面推行“政府监管、公司化运行、专业化管护”的县域统管模式,构建可持续的“以水养水”良性循环机制,目前全市安装智能水表8.82万块,部分地区智能水表安装率达83%,水费收缴与节水效益双提升。平安区、民和县、互助县、化隆县已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分别组建禹康、龙浩、宏禹、振润4家农村供水公司。乐都区、循化县已分别成立供水公司,正在积极建立完善管护运营体制机制,有序推进农村供水公司化统管工作。同时,全市按要求定期开展水质巡检工作,上半年全市累计水质取样1005次,集中式供水工程检测全覆盖,水质达标率达100%。

海东市通过“三个好”举措,不仅畅通农村饮水保障的“源头活水”,更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一步,全市水利部门将充分发扬水务工作者的务实精神与亲民情怀,持续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县区供水管护、农业水价调整等方面的问题,增进各民族群众获得感,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凝聚磅礴活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