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我省实施大中型灌区项目191个 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700余万亩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19  来源:湖北日报  浏览次数:5
         9月16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桂华介绍,“十四五”期间,湖北守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两条底线”,筑牢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根支柱”,激活农村综合改革与农业科技创新“两大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44.1亿元、居全国第4位,较“十三五”末增长2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0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8.5%,“三农”工作稳定向好。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发布会上,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国荣“揭开”粮食丰产的“水密码”:“十四五”期间,我省不断健全灌区供水格局、加速完善灌排体系、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供水保障能力、农业节水水平显著提升,防汛抗旱能力不断增强,夯实了保障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


一张水网,稳稳兜住粮食安全。随着引江补汉、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二期等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相继开工建设,高效协同的水资源配置网在湖北初步构建。碾盘山、新集等水利水电枢纽主体工程完工,鸳鸯池、方家畈等50座中小型水库相继发挥效益,累计新增水库总库容13.41亿立方米,为农业生产再添“源头活水”。


“水是庄稼油,按时灌溉保丰收。”“十四五”期间,全省共实施大中型灌区项目191个,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累计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700余万亩。同时,重点易涝区的55处排涝泵站通过建设改造,灌溉排涝能力显著提升。


科学调度、精准指挥、高效防御,湖北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依托精准调度和“四预”等措施,通过预泄、调蓄、抢排等手段,成功应对2021年、2023年汉江秋汛,2024年长江、汉江4次编号洪水,保障汛期农业生产安全。围绕科学蓄水、统筹调水、精准供水、应急保水、宣传节水等方面系统施策、协同发力,充分发挥骨干水利工程抗旱作用,有效抵御了2022年我省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气象水文干旱和2024年至2025年伏秋冬春跨季跨年气象干旱,通过引江济汉、鄂北工程和水库塘堰等工程年均向汉江中下游、东荆河、长湖生态补水超30亿立方米。一泓泓清水流淌,保障了粮食稳产丰收、群众饮水安全和河湖生态安全。


数字赋能,“智”水有方。湖北发挥“AI+水利”、deepseek大模型技术,建成湖北省水文水资源中心智能体平台,统一数据底板,探索智能雨水情监测预报。在漳河、吴岭等灌区开展数字孪生灌区试点,实时掌握气象趋势及灌区蓄水保水情况,优化灌溉用水调度配置,实现精准灌溉。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