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吴门桥街道老旧小区“扫”出新颜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19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4
       楼道不再堆满杂物,绿化带重现生机,老小区入口有了共享花架和清晰的楼栋标识……连日来,一场以“大扫除”“大走访”为主题的环境整治行动,正悄然改变着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各个社区居民的生活。

“张师傅,这些纸箱、铁皮桶要是用不上,我们帮您处理了,楼道堆着不仅挡路,万一着火可太危险啦!”9月10日,解放新村的志愿者周阿姨一边清理堆物,一边耐心劝说居民。作为典型的老旧无物业小区,解放新村老年居民多、出租率高,楼道堆积、绿地占用的现象屡见不鲜。当天,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社工和环卫工人40余人,发起一场“接地气”的清洁攻坚战。

老旧小区治理最难的当数清理积存杂物。在解放新村,面对租户堆在消防通道的物品,网格员吴阿姨没有强行清理,而是耐心展示火灾案例加以劝导;党员志愿者江伟明带领小组徒手清理出一米多高的旧藤椅、破花盆,甚至还发现杂物底下藏的老鼠药盒子,也第一时间安全处理掉。一上午忙下来,志愿者们共清走14车大件垃圾,让56个楼道和12处绿化带重现整洁。“光清理不行,关键得让大家养成习惯。”解放社区社工小叶说,今后将加强网格员每周巡查,召开居民议事会共同商量“杂物往哪放”。

与大刀阔斧的清理不同,友新社区选择用“微更新”实现老旧小区的“逆生长”。柳家浜小区入口处曾经花草杂乱、宣传栏斑驳、快递随意堆放、旧凳挤占角落。通过“海棠红·幸福里”氛围改造工程,社区打造了统一的“一米阳光”共享花架,设置了规范的快递存放柜,安装了清晰的“暖‘新’姑苏”小哥地图,更换了舒适的公共休息座椅。

“改造始终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突出实用与美观结合。”友新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党委通过申请专项经费,用细腻的“绣花功夫”解决了一系列“老大难”问题:模糊的楼栋标识清晰了,老人有了安全舒适的交流场所,外卖骑手也能快速准确定位。

眼下,吴门桥街道各社区正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推动老旧小区实现“里子”和“面子”的双重提升。从“楼道透了气”到“小区焕新颜”,这场环境整治行动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改善了居住环境,更凝聚了社区共识、重塑了邻里文化,为姑苏区老旧小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