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连云港:科学抗旱保灌 筑牢粮食安全“水防线”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17  来源:连云港市水利局  浏览次数:7

连云港市创新构建“三水统筹、五措并举”抗旱体系,累计保障300万亩粮食作物稳产增收,为全市粮食安全大局贡献了水利力量。



面对全市春灌夏栽夏种及水稻复水灌溉严重缺水情景,在洪泽湖、石梁河水库两大水源同时发布干旱蓝色预警的严峻形势下,市水利局以流域系统思维破题,主动对接省水利厅和沂沭泗水利管理局,实施通榆河、淮沭新河、新沭河三线联动补水工程。与此同时,针对部分区域出现的局部用水紧张情况,水利部门进一步细化水源调配策略,采用“东西互济、南北调配”输水模式,累计外调水15.9亿立方米。针对东海县局部用水紧张问题,实施“北库南河”双水源切换机制,沭南灌区北部使用石梁河水库水源,南部切换至蔷薇河水源,节约石梁河水库蓄水量5000万立方米,精准调度沭南闸、沭北闸引通榆河水为赣榆补水;启用引淮入石泵站,将蔷薇河水由东向西补给石安河……汩汩清水顺着输水线路流向万顷良田。

640 (1)


调水补水为抗旱提供了“源头活水”,而完善的灌区水利设施则是确保水源高效输送、精准抵达田间地头的关键支撑,直接关系到抗旱保灌成效与粮食生产稳定。“十四五”期间,连云港市持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累计投资4.66亿元,完成八条路水库灌区、昌梨水库灌区、沂南灌区、淮涟灌区、小塔山水库灌区5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共新建防渗渠道137公里,拆建(新建)泵站78座,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7万亩,改善排涝面积31万亩,农田灌溉和排涝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640 (2)

在淮涟灌区的胥荡闸,从盐河引进的灌溉水顺着精心修缮的灌溉渠系,如灵动银带般蜿蜒穿梭在田埂间。据了解,淮涟灌区始建于1966年,每年“三夏”抢收抢种的紧要关头,都承担着重要的供水使命。2023年4月,淮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开工建设。2024年底工程建成后,灌溉保证率提升至85%,改善灌溉面积约6万亩,每年还能新增220万立方米的节水能力,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筑牢根基。如今,每至农忙时节,灌区有序输水,保障着周边乡镇的农田用水,助力农户抢抓农时,为粮食丰收打下基础。



农灌时节,水贵如油,每一滴水都要用到实处。连云港市依托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将用水总量控制精确到灌区口门,以按方收费、节水奖励,激励农户节水,以精细化管理节约有限水资源。为保障灌溉有序开展,市水利部门结合不同农时的作物用水需求,综合考量水文气象预报、作物生育期需水量、可调配水量及预期来水量等因素,全周期规划灌溉工作,指导各县区制定农灌用水方案,让有限水资源在区域间、作物间实现公平高效分配,累计300万亩水稻生长需水得到精准满足。当农灌时节来临,全市强化灌溉秩序管理,对重点输水线路、重点灌区进行全面管控:东海县对沭新渠灌区渠首、提水灌溉泵站进行流量配置,按照上下游、地势高低执行分片灌溉,严格执行轮灌,管控流量和灌溉时间,防止河道水位陡降,杜绝浪费水资源,提高灌溉用水效率。赣榆区对石梁河灌区实行分区轮灌,并按照“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原则,依托现有农田灌溉排水系统加强回归水利用。灌云县制定全县灌溉用水计划和灌溉管理制度,推行“按方计量、智能管控”的模式,实时调控灌溉流量,实行按方收费,培育社会化灌溉服务,促进了农业节水。

图片

灌云县龙苴镇唐桥村现有农业灌溉泵站4座,灌溉面积2530亩,全部为提水灌溉,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小麦。唐桥村泵站承包人唐兆前,根据县里下达的用水指标,为降低水费成本,积极争取节水奖励和维修资金政策支持,主动加强用水管理,控制泵站的运行时间,杜绝渠道、田间“跑水、溢水”现象出现;雇佣管水员对不平整田块堤埂进行加固,采用阶梯式灌溉田块轮灌方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进行日常巡查,对农田灌溉渠道进行排查和修复,及时清理灌溉渠道淤泥、杂物,对损坏渠道及时维修,减少了灌溉水的渗漏损失。这一切受益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实行按方收费,培育社会化灌溉服务,促进了农业节水。



图片
图片

在西部丘陵山区,水利干部用脚步丈量旱情。面对丘陵山区的严峻旱情,东海县、赣榆区水利部门采取抗旱应急措施,成立抗旱队伍,配置水泵等抽水设施,广泛动员群众抗旱自救,面对西部丘陵山区缺水难题,百库之县东海县水利部门依托“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向10余座水库补水约850万立方米。期间临时架泵3179余次,出动机械与人员开展运水保苗作业超1万次,成功保障30余万亩作物渡过干旱“生死关”,用务实举措守护农民的“粮袋子”。以水定地、节水灌溉,从低产值的粮食作物转变为高产值的经济作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赣榆区黑林镇蓝莓、猕猴桃产业做到旱季不慌。


“守住农田‘生命线’,就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在这场抗旱保灌攻坚战中,连云港市以系统思维破解水资源约束,用创新实践回答节水命题,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生动注脚。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的丰收图景,正是对“水润粮丰”理念的最好诠释。待到金秋时节,一季稻香,便是水利人最好的勋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