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业物联网平台的核心功能
多协议支持:兼容Modbus、OPC UA、MQTT等工业协议,连接水泵、阀门、流量计、水质传感器、水位计等设备。
实时数据流:以毫秒级延迟采集压力、流量、水质(pH值、浊度、余氯)等关键参数。
AI/机器学习:构建预测模型(如用水量预测、管网漏损定位),优化调度策略。
可视化看板:通过GIS地图、仪表盘展示实时数据,辅助决策。
低代码开发:快速构建水务管理应用(如巡检系统、工单系统)。
API开放接口:与第三方系统(如SCADA、ERP、气象平台)无缝对接。
移动端支持:通过APP实现远程监控、告警推送、设备控制。
二、智慧水务中的典型应用场景
1. 水质监测与预警
实时监测:通过传感器网络持续采集水质数据,结合边缘计算进行初步分析(如异常值过滤)。
智能预警:当余氯、浊度等指标超标时,平台自动触发告警,并联动消毒设备调整投加量。
溯源分析:利用AI模型定位污染源(如工业废水偷排),辅助执法。
2. 管网漏损控制
压力管理: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管网压力波动,结合水力模型分析漏损风险区域。
智能调压:动态调整水泵频率或阀门开度,维持管网压力稳定,减少爆管风险。
漏损定位:基于声波传感器或流量平衡法,精准定位漏点,缩短维修时间。
3. 智能泵站管理
远程监控:实时监测泵站运行状态(如电流、振动、温度),预防设备故障。
能效优化:根据用水需求自动启停水泵,避免空转浪费能源。
预测性维护:通过振动分析预测轴承磨损,提前安排检修,减少停机时间。
4. 排水系统优化
雨洪预警:集成气象数据与水位传感器,预测内涝风险,提前启动排水泵站。
智能调度:根据降雨量动态调整闸门开度,优化排水路径,防止城市积水。
CSO控制: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污水截流与溢流管理,减少水体污染。
5. 二次供水安全
水箱液位监控:实时监测水箱水位,防止干烧或溢流。
水质保障:通过余氯传感器监测消毒效果,确保供水安全。
节能运行:根据用水高峰低谷调整水泵运行策略,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