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科技赋能与咨询创新:构建中原城市群老旧小区改造的郑州模式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05  浏览次数:12
 摘要:本文以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郑州市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的创新路径与实施策略。基于国家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科技成果应用与工程咨询行业转型,提出以“科技驱动、咨询引领、治理协同”为核心的三维模型。通过分析郑州市老旧小区现状与突出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构建适应中原地区地域特色的改造方案。重点阐释工程咨询行业在改造全过程中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为政府决策、企业参与与社区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旨在推动老旧小区实现从“物理更新”向“人文复兴”的跃升,助力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随着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面临城市空间重构与品质提升的双重使命。老旧小区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支点。据郑州市住房保障局统计,全市待改造老旧小区数量超过3000个,涉及居民超百万户,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欠缺、社区治理薄弱等突出问题。

    日本“厕所革命”所体现的精细化治理理念表明,城市更新不仅需依托技术创新,更应注重系统思维与人文关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尊重、五个统筹”为城镇更新指明方向,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为改造难题的破解提供了新路径。工程咨询业作为联接政府、市场与社区的关键纽带,正迎来由传统技术服务向全过程集成服务转型的重要机遇。

二、现状诊断:郑州市老旧小区改造核心问题

(一)建筑本体问题凸显

1.结构安全隐患:20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预制板房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2.建筑性能缺陷:节能标准低(节能率低于30%),屋面渗漏率超过60%; 

3.适老化设施缺失:电梯安装率不足5%,无障碍设施覆盖率低于15%。

(二)基础设施系统效能不足

1.管网老化严重:给排水管网漏损率超过25%,电网容量不足; 

2.停车资源紧缺:车位缺口约45万个,社区绿化率普遍低于15%; 

3.数字化基础薄弱:智能感知设备覆盖有限,缺乏统一数据管理平台。

(三)社区治理机制不完善

1.居民参与不足:改造方案征询阶段的居民参与率通常低于30%; 

2.长效管理机制缺位:改造后物业管理入驻率不足40%; 

3.社会资本参与度低:社区自组织数量仅为发达地区的1/3。

640 (1)

三、科技赋能:创新技术在中原地区的应用路径 

建筑更新技术集成  

1.结构加固技术:推广碳纤维加固、装配式加固等快速施工工艺;  

2.节能改造技术:应用光伏一体化屋面、相变储能墙体等绿色建材与新能源技术;  

3.适老化改造技术:构建“共享电梯”物联网平台,建立15分钟应急响应机制。

 新基建融合应用  

1.市政管网智能化:部署5G管网监测传感器,构建渗漏预警模型;  

2.智慧停车系统:开发社区共享停车移动应用平台,实现错时共享,提升利用率40%;  

3.社区微脑平台:集成BIM、GIS与IOT技术,建设数字孪生社区。

绿色技术示范推广  

1.海绵社区建设:推广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LID)技术;  

2.固废资源化利用:配置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资源化率超过80%;  

3.低碳能源系统:集成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四、咨询创新:工程咨询业的转型与功能拓展 

商业模式创新  

1.推动服务模式向EPC+O、F+EPC+O等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型;  

2.创新金融工具,发行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债券与REITs产品;  

3.建立改造效果后评估与绩效考核机制。

技术标准体系构建  

1.编制《中原地区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  

2.建立适老化、节能改造等专项技术标准;  

3.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标准与数据接口规范。

组织机制变革  

1.构建“政府—咨询机构—社区”三方协同治理平台;  

2.培育既有建筑改造专项咨询团队;  

3.设立专家智库与技术创新联盟。

五、实施策略:郑州模式的阶段推进策略  

试点示范阶段  

1.遴选金水区、中原区等重点片区开展试点;  

2.形成“一区一策”改造方案库;  

3.建设改造项目全流程监管平台。

规模推广阶段

1.完成重点区域改造,惠及居民;  

2.培育专业改造运营企业;  

3.建成市级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

全面提升阶段

1.基本完成全市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2.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郑州模式”;  

3.实现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

640 (2)

六、政策建议与实施保障 

政策支持体系  

1.设立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  

2.出台容积率奖励、税费减免等激励政策;  

3.建立改造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技术支撑体系  

1.成立郑州市城市更新技术研究中心;  

2.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决策支持;  

3.建立材料与设备推荐目录库。

实施保障机制  

1.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协同推进机制;  

2.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与风险管控体系;  

3.强化安全生产与长效运营管理。

七、结论与展望 

郑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应立足中原地域特色,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咨询引领与治理协同的创新路径。通过先进技术的本地化应用与工程咨询行业的转型提升,可实现老旧小区从物质更新到人文复兴的全面跃升。郑州将建成一批宜居、绿色、智慧、人文的现代化社区,形成可在中原城市群广泛推广的更新模式,最终达成“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目标。 

未来应重点关注以下方向: 

1.建立改造效果长效监测与反馈机制; 

2.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激励政策; 

3.推动城市更新相关立法工作; 

4.加强跨学科、跨领域专业人才培养; 

5.深化区域间经验交流与技术合作。

参考文献 

[1] 郑州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2022)  

[2] 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22–2035年) 

[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4] 日本国土交通省.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 2021 

[5]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2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