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面临城市空间重构与品质提升的双重使命。老旧小区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支点。据郑州市住房保障局统计,全市待改造老旧小区数量超过3000个,涉及居民超百万户,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欠缺、社区治理薄弱等突出问题。
日本“厕所革命”所体现的精细化治理理念表明,城市更新不仅需依托技术创新,更应注重系统思维与人文关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尊重、五个统筹”为城镇更新指明方向,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为改造难题的破解提供了新路径。工程咨询业作为联接政府、市场与社区的关键纽带,正迎来由传统技术服务向全过程集成服务转型的重要机遇。
二、现状诊断:郑州市老旧小区改造核心问题
(一)建筑本体问题凸显
1.结构安全隐患:20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预制板房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2.建筑性能缺陷:节能标准低(节能率低于30%),屋面渗漏率超过60%;
3.适老化设施缺失:电梯安装率不足5%,无障碍设施覆盖率低于15%。
(二)基础设施系统效能不足
1.管网老化严重:给排水管网漏损率超过25%,电网容量不足;
2.停车资源紧缺:车位缺口约45万个,社区绿化率普遍低于15%;
3.数字化基础薄弱:智能感知设备覆盖有限,缺乏统一数据管理平台。
(三)社区治理机制不完善
1.居民参与不足:改造方案征询阶段的居民参与率通常低于30%;
2.长效管理机制缺位:改造后物业管理入驻率不足40%;
3.社会资本参与度低:社区自组织数量仅为发达地区的1/3。

三、科技赋能:创新技术在中原地区的应用路径
(一)建筑更新技术集成
1.结构加固技术:推广碳纤维加固、装配式加固等快速施工工艺;
2.节能改造技术:应用光伏一体化屋面、相变储能墙体等绿色建材与新能源技术;
3.适老化改造技术:构建“共享电梯”物联网平台,建立15分钟应急响应机制。
(二) 新基建融合应用
1.市政管网智能化:部署5G管网监测传感器,构建渗漏预警模型;
2.智慧停车系统:开发社区共享停车移动应用平台,实现错时共享,提升利用率40%;
3.社区微脑平台:集成BIM、GIS与IOT技术,建设数字孪生社区。
(三)绿色技术示范推广
1.海绵社区建设:推广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LID)技术;
2.固废资源化利用:配置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资源化率超过80%;
3.低碳能源系统:集成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四、咨询创新:工程咨询业的转型与功能拓展
(一)商业模式创新
1.推动服务模式向EPC+O、F+EPC+O等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型;
2.创新金融工具,发行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债券与REITs产品;
3.建立改造效果后评估与绩效考核机制。
(二)技术标准体系构建
1.编制《中原地区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
2.建立适老化、节能改造等专项技术标准;
3.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标准与数据接口规范。
(三)组织机制变革
1.构建“政府—咨询机构—社区”三方协同治理平台;
2.培育既有建筑改造专项咨询团队;
3.设立专家智库与技术创新联盟。
五、实施策略:郑州模式的阶段推进策略
(一)试点示范阶段
1.遴选金水区、中原区等重点片区开展试点;
2.形成“一区一策”改造方案库;
3.建设改造项目全流程监管平台。
(二)规模推广阶段
1.完成重点区域改造,惠及居民;
2.培育专业改造运营企业;
3.建成市级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
(三)全面提升阶段
1.基本完成全市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2.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郑州模式”;
3.实现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

六、政策建议与实施保障
(一)政策支持体系
1.设立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
2.出台容积率奖励、税费减免等激励政策;
3.建立改造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二)技术支撑体系
1.成立郑州市城市更新技术研究中心;
2.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决策支持;
3.建立材料与设备推荐目录库。
(三)实施保障机制
1.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协同推进机制;
2.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与风险管控体系;
3.强化安全生产与长效运营管理。
七、结论与展望
郑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应立足中原地域特色,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咨询引领与治理协同的创新路径。通过先进技术的本地化应用与工程咨询行业的转型提升,可实现老旧小区从物质更新到人文复兴的全面跃升。郑州将建成一批宜居、绿色、智慧、人文的现代化社区,形成可在中原城市群广泛推广的更新模式,最终达成“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目标。
未来应重点关注以下方向:
1.建立改造效果长效监测与反馈机制;
2.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激励政策;
3.推动城市更新相关立法工作;
4.加强跨学科、跨领域专业人才培养;
5.深化区域间经验交流与技术合作。
参考文献
[1] 郑州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2022);
[2] 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22–2035年);
[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4] 日本国土交通省.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 2021;
[5]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