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截至8月28日8时)全市累计降水量921.7毫米,较历年同期(1222毫米)偏少24.5%;7月1日主雨季结束至今,全市降雨量仅为134.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1%;此外,8月1日以来,河道来水量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少三至八成。目前,长沙遭遇持续高温晴热天气,江河来水偏少,旱情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期高温少雨天气仍将持续,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守住“两个确保”的工作底线,即确保遇中等干旱时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确保遇严重干旱时生活用水基本有保障;强化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为抗旱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精准管理,重点保障城乡群众生活用水;开辟水源最大限度缓解旱情,既要抢抓时机实施人工增雨,又要统筹利用各类水源;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在全力抗旱的同时必须高度警惕局地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特别是午后至傍晚时段,要加强监测预警,确保安全度汛;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与此同时,记者今日还从市应安委办了解到,今年6月长沙连续两次组织研究防汛抗旱工作,市应安委办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应急、气象、水利、农业等部门建立“市级统筹、区县主责、乡镇落实”的三级抗旱责任体系。
6月以来,全市水库(山塘)增加蓄水1.4亿立方米,浏阳河、捞刀河等河流干流增加河道库容约830万立方米;同时规范抗旱机井管理,建立台账,注明位置、标明现状,实行“一井一档”管理。目前,全市共有抗旱井981口,储备抽水泵1004台、拉水车249辆、蓄水罐110个、输水软管120155米、发电机组438台等。
“针对前期降雨持续偏少导致的旱情发展,6月以来已累计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98轮次,其中火箭增雨64轮次、烟炉增雨134轮次,发射火箭弹183发、燃放烟条159根,有效缓解局部旱情。”长沙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今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市所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进入应急值守状态,作业点人员、装备、弹药全部到位,24小时密切监视云层发展,不放过任何符合条件的作业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