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2025中国环保企业出海如何突破合规困局?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9  浏览次数:8
 2025中国环保企业出海如何突破合规困局?

全球 ESG 标准分化加剧,成企业海外布局核心挑战

2025年,全球绿色治理体系深度调整,ESG(环境、社会、治理)作为企业出海“通行证”,其规则松动与分化给中国环保企业海外布局带来严峻挑战。尤其对水处理、循环利用领域企业而言,如何在复杂ESG框架中破局,成为海外业务成败的关键。

一、全球ESG“松而不统”,合规方向难把握

2025年全球ESG呈现“整体松动但局部收紧”的矛盾态势。一方面,部分国家弱化环保约束:美国环保署报告弱化碳排放与气候变暖关联,将2030年碳减排目标从“法定强制”改为“自愿遵循”;德国、法国延后工业领域减排期限,减排从“必答题”渐成“选择题”。

另一方面,各国合规标准“碎片化加剧”。欧盟推行“全链条碳披露”新规,要求水处理企业追溯设备生产、项目施工等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需经第三方认证;印尼要求海外水务企业承接项目时,本土化雇佣率不低于60%,且每年投入不低于合同额3%用于社区环保教育;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推出“绿色供应链认证”,要求企业提供上游供应商环保资质,每季度更新供应链ESG报告,任一环节违规即暂停项目审核。

图片1 

二、合规成本高+适配难,企业出海遇“双重梗阻”

ESG标准“碎片化”让企业陷入两难。某工业废水零排放设备企业透露,为适配欧盟、东南亚、中东市场,仅前期调研与体系搭建就投入超200万元,还需为不同市场组建专项团队。更棘手的是标准“隐性冲突”,如欧盟要求用可降解水处理药剂,中东倾向低成本传统药剂,企业难用一套方案适配多市场,被迫开发“定制化ESG方案”,推高运营成本。

同时,ESG评估维度持续拓展,新增要求超出企业传统合规范围。欧盟新增“环保项目劳工权益保障”指标,需每月提交考勤、工资发放记录;东南亚要求企业建立社区反馈机制,投诉率超10%即暂停项目。某企业因未建该机制,越南印染废水处理项目验收延迟2个月,损失超50万元。

三、苏州峰会搭台,专家解码ESG出海“破局路径”

面对挑战,企业亟需权威指引。2025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暨水科技嘉年华,聚焦ESG合规出海痛点,邀请资深专家支招:

北京大成(苏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苏州市海外投资发展协会会长陈芍开,将以《环保企业出海法律风险防范》为主题,结合关税政策变动案例,拆解海外投资、争议解决中的法律陷阱。


       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陶毓,则通过《中国出海企业的ESG合规之路》,指导企业适配不同国家ESG标准。

 图片2

 

2025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暨水科技嘉年华定于2025年11月20-21日在江苏苏州举办,主题为“绿动水处理,AI领出海,碳寻零排放!”,除出海专题外,还覆盖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循环水利用等核心议题。

大会详情可联系组委会负责人施有胜(18221752581)咨询,共探出海破局之道。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