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投资金额为“十三五”2.6倍 11项指标将如期完成 江西水利交出亮眼“成绩单”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9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浏览次数:13
  8月27日,“辉煌‘十四五’ ‘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十四五”水安全保障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江西各级水利部门以水网先导区建设为契机,大规模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落实水利投资271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总投资近3000亿元,约是“十三五”投资的2.6倍。经过努力,省级“十四五”规划11项指标将如期完成,其中6项指标已超额完成。

  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十四五”期间,江西成功抵御了2022年乐安河、信江上游和2024年修河、锦江超历史纪录洪水,实现各类水库无一垮坝、重要堤防无一决口、无一人死亡、无重要基础设施受冲击,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全力守护赣鄱安澜、百姓安居。

  长江干流崩岸应急治理提前完工,166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五年任务三年完成,万亩圩堤基本达标,“头顶一盆水”的万座重点山塘除险加固全面完成。

  乐平水利枢纽、鄱阳湖4处国家级蓄滞洪区等一批重大防洪工程开工建设。

  治理五河及中小河流1895公里,有效保障2230万人、1590万亩农田和城乡防洪安全。

  建成2座大型水库和8座中型水库,基本完成大坳、梅江2座大型灌区工程,开工抚州疏山、安义吊钟等10座中型水库和平江、峡江2座大型灌区工程。

  全面完成23座鄱阳湖区1—5万亩圩堤除险加固和鄱阳湖区以外万亩以上圩堤除险加固,预计到今年底,全省可新增堤防加固整治1025公里。

  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稳步提高

  有效应对2022年鄱阳湖流域历史极值干旱,有力保障了粮食丰收和供水安全。

  四方井、花桥、洋前坝等一批水资源配置节点工程顺利完工。

  赣抚平原、潦河、袁惠渠、锦北、白云山等5座大型灌区“十四五”现代化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大坳、梅江、峡江、平江等4座新建大型灌区开工建设,井冈、盱江、环鄱阳湖等大型灌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新增耕地灌溉面积245万亩,总灌溉面积达到3510万亩。

  全省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2020年的0.515提高到2024年的0.547,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由2020年的598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549立方米,亩均节水49立方米,实现了用更少的水灌更多的田、产更多的粮。

  深入实施“千厂树标、万厂整治”专项行动,完成工程改造提升5292处,压减小散工程1697处,开工规模化供水工程258处,实施小型引调水项目6个,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1%,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80.2%。

 

  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成效显著

  赣江抚河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初步发挥效益。

  打造河湖长制升级版,开展8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和4个幸福河湖国家试点建设,宜水、北潦河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优秀案例,一批有颜有值、有情有景的幸福河湖“江西样板”不断涌现在赣鄱大地。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97.03平方公里,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126条,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6.51%。

  成功创建绿色小水电站80座,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达5处,数量居全国第二。

  水利改革管理实现新突破

  国务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连续7年荣获“优秀”。

  累计完成水权交易557宗,交易水量2.0亿立方米,位居长江流域前列。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前2年完成,3055万亩改革面积全面通过验收。

  完成全国第二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发放“节水贷”32亿元。

  列入国家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试点区域和数量居全国首位,全省小型水库全面推行专业化管护模式,1619公里堤防参与投保。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