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十一届计量学术周
河南省计量学术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计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践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河南省产业瓶颈和共性技术难题,着力破解“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等突出计量难题,让计量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和“强引擎”。
据悉,河南省计量学术周活动自2007年开始举办,自2010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是河南省计量领域重要的学术活动,是河南省计量科技工作者的盛会。自2023年起纳入了河南省科技周活动,是其重要组成单元。在河南省计量学术周的激发下,河南计量逐步形成了“鲜活”的学术特色。创新生态“活”,实施了《高质量培育壮大创新生态实施方案》,将“计量创新”嵌入全省“两高四着力”发展战略,融入河南省“7+28+N”产业链,年均投入科研资金3500万元以上,系统推进科技创新“育苗”计划、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四个面向”专项和高层次人才计划,初步建成协同高效、开放包容的计量创新生态系统。人才引育“活”,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聚焦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健全科研团队管理、拔尖人才评选、博士人才聘用等制度,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一大批国家级专家、学者为河南计量科研创新注入了持续动力。成果转化“活”,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委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部署,实施《计量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计量兼职创新管理办法》,建立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机制。实现成果转化收益1196万元,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48项,兑现团队奖励200万元,有效激发了计量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初步形成机构、企业、个人互利共赢的转化格局。
计量关系国计民生,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河南省计量学术周营造了浓厚的计量科研创新氛围,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累计承担了省部级等各类科技攻关项目500余项;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0项;获得发明专利、国际专利、新型实用专利等518件。这些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河南工业制造、现代农业、生态环保、医疗卫生、能源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进一步彰显了河南省计量科技的整体实力和创新活力。在河南计量发展新时期,将深入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计量强基工程,弘扬“质量强省”的科研精神,秉持“四个面向”,扎实推进“九大行动”,落实“三重一协同”,加快构建新型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和协同发展机制,不断增强计量对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引领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贡献更多计量力量。
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豫检集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近300人参加了河南省第十一届计量学术周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