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全国多地暴雨天气仍在持续
强降雨极易诱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这不仅对农村居民的
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也给农村供水带来诸多严峻挑战
农村供水相较于城市供水有什么不同?
自然灾害威胁下
如何做好农村供水工作?
农村供水是指利用农村供水工程
及其附属设施
向农村居民和单位提供
生活生产用水(不包括农田灌溉)的活动
与城市供水相比
农村供水具有明显的不同

农村供水设施 图片源自青田县水利局
供水规模与覆盖范围不同
相比于覆盖范围广、规模大
多为集中式供水的城市供水
农村供水规模相对较小
主要以村庄供水、农村自建设施供水
和分散供水为主
覆盖范围有限且分散
目前水利部门正在大力推进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推动农村集中供水规模化发展
供水设施与技术水平不同
城市供水设备完善
自动化程度较高
可以实时精准监控管网运行
而农村供水设施
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差距
运行管护不到位的问题较多
随着《小型农村供水工程
规范化提升技术规程》
等规范文件的出台
农村供水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收费方式与价格水平不同
城市供水实行分类水价制度
根据使用性质分为
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用水
以及特种用水三类
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价格制度
而农村供水服务对象是农民
且农村区域差异性大
一般因地制宜采取
两部制水价、单一制水价
或阶梯式水价等多元管理方式
且受供水规模、制水成本
及运行维护差异等因素影响
农村供水价格有时会高于城市
以此次甘肃榆中山洪灾害为例
榆中县城关镇等4个乡镇受灾严重
其中多个村庄的供水工程损毁
涉及23个村1.2万人
灾后如何保障灾区农村应急供水?
在全力抢修受损供水管道
恢复灾区供水的基础上
一般会通过钢缆软吊供水管道
敷设跨河临时供配水管道
等技术手段
尽快实现应急管道临时通水
全面打通供水“梗阻”
保障附近村民正常用水

施工人员正在紧急铺设应急供水管道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部分尚未通水的区域
以及转移并临时安置的群众
和尚未转移的群众
往往处于应急供水
尚未触达的“真空区”
此时需要采取多元供水方式
例如通过安置点供水
分发矿泉水、使用自有水窖等方式
保障群众喝到放心水

给榆中县城关镇兴隆山村受灾群众送自来水 图片源自甘肃水利厅
灾区用水水质保障尤为重要
需专业的综合水质检测组
对群众安置点、规模化供水工程
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水质进行抽检
同时加强受灾区域
水源保护、设施清洗
净化消毒和环境消杀等工作
保障受灾区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工作人员正在灾区进行水质检测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目前
兰州市榆中县受影响的
集中供水乡镇已恢复正常供水
其他区域供水也在加快恢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