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茂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污水处理绩效,完善河道生态补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完善再生水利用政策规范。我省高度重视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安徽省“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发展规划》《安徽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中,均对再生水利用提出明确要求。《城市再生水管网工程技术标准》、《城市再生水处理厂工程技术标准》、《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相继施行,进一步规范指导再生水设施的建设和运维管理。2023年7月,印发《关于规范市政再生水利用量统计工作的通知》,规范市政再生水利用量的统计工作,为推进再生水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二是大力推动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当前,安徽省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方式以河道生态补水为主,以工业回用和市政杂用为辅。截至2024年,全省城市再生水利用规模达290万吨/日,再生水利用管网382公里,2024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32.5%,其中,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等8个缺水型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9.1%,再生水设施能力水平和利用率逐年提高,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积极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全省已有14个地级市先后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命名【全国共145个】。扎实开展再生水利用试点示范,2022年,合肥市、淮北市、阜阳市临泉县入选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名单【全国共78个】,宿州市入选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全国共19个】;2024年,淮北市入选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名单【全国共50个】,六安市城北污水处理厂(二期)获批国家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各项试点示范工作有序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三是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深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扎实开展城市污水管网整治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全省市政污水管网排查检测已完成94.4%,整治已完成77.4%,污水处理厂总规模超1150万吨/日,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即满足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积极推动城市水系联通,实施河道活水工程,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提升水体流动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为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积极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开展城市排水管网更新改造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谋划储备工作,2024年以来,成功争取国家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污染治理方向)专项资金3.18亿元,支持我省9个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2.33亿元,支持我省沿江96个城镇污水管网及黑臭水体治理等项目建设;抢抓国家“两重”政策机遇,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15.9亿元,支持108个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等项目建设。
二、下一步安排
虽然我省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利用水平还不高。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加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加大尾水资源化利用力度,提升城市水环境治理成效。
一是持续提升污水处理质效。扎实开展城市污水管网整治攻坚行动,积极推行城市污水“厂网河一体”专业化运行维护和“按效付费”,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保障机制,不断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质效。
二是拓宽再生水利用方向。按照国家部署,积极推动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等建设工作,通过试点地区再生水利用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再生水利用样板。结合“十五五”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发展相关规划编制,统筹布局推进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推动市政再生水在市政杂用上的使用;会同省有关部门推动皖北缺水地区工业企业与再生水运营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提高再生水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督促各地统一取用水标识并实施计量,要求符合再生水用水条件的工业生产、园林绿化、道路清洗、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领域全面使用再生水。鼓励工业园区、用水大户与再生水运营单位合作建设再生水管网设施,推广实施分质供水、定制供水、点对点供水。
三是夯实资金争取基础。抢抓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机遇,指导各地持续强化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谋划储备,加快推进项目前期攻坚,促进项目转化生成和落地实施,积极争取更多国家资金支持,保障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取得实效,城市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再生水利用宣传,增强企业和市民的再生水利用意识。组织公众深入污水再生处理工程现场,提高公众对再生水安全性的认识,引导形成正确的再生水利用观念。鼓励再生水利用技术和产品研发,加强宣传推广,形成再生水利用共识。
感谢所提宝贵意见,希望您对我省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
办复类别:B类
是否公开:公开
联系部门人员及电话:城市建设处 余奔 0551-62871982
2025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