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三表”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计量器具,其计量准确性直接关乎群众“钱袋子”和用能安全。为切实解决民用“三表”领域计量失准、收费不规范等民生痛点,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达州市通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民生关切,以五项举措系统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切实筑牢民生计量防线。
宣贯引导筑根基。组织辖区民用“三表”企业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传达《通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企业建立落实民用“三表”主体责任制度》,明确企业在材料采购、检定安装、投诉处理等全流程的法律责任,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责任清单划边界。向企业发放《通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民用“三表”计量、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清晰界定企业在安装使用民用“三表”前,必须进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必须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首次强制检定;按时轮换到期、失准表具,规范明码标价,高效处理消费投诉,为企业经营划定清晰红线。
约谈警示强震慑。针对检查发现问题、抽查不合格及投诉集中的企业开展行政约谈,通报问题根源,责令限期整改,对违规行为依法处罚。通过“通报+整改+处罚”组合拳,形成有效震慑,倒逼企业整改落实。
行政约谈会现场 图源:通川区市场监管局
监督检查提质效。紧盯计量准确性、收费规范性等核心环节,深入推进民生实事整治,督促水电气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台账、落实首检安装规范、加强人员培训、制定轮换计划。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69人次,排查小区154个、入户1235家,督促轮换表具2131 支,涉及19家企业,下达监督意见书22份,查办案件13件,移交纪委线索4条。
执法人员检查现场 图源:通川区市场监管局
信用监管促长效。将企业责任落实情况、检查结果、行政处罚等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对失信企业加大检查频次与力度,以信用约束倒逼企业持续规范经营。
下一步,通川区市场监管局将坚持“当下改”与“长久治”相结合,持续深化整治成果,加大民用“三表”计量监管力度,提升计量服务温度,督促指导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确保主体责任落到实处,为通川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放心消费提供坚实的计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