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郑州供水遭遇四大难题 专家支持水价涨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5-18  来源:大河网  浏览次数:364
????5月13日,“郑州城市供水发展战略研究专家恳谈会”在郑州市黄河饭店举行。此次会议上,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有关负责人向专家介绍了目前制约郑州供水发展的四大难题,来自省建设厅、省人大法制办、省发改委、省社科院、郑州大学、市国资委、市市政局等单位的专家,围绕这四大难题建言献策。

????难题一:地下水滥采引出4个惊人数字

????一、500眼私井覆盖郑东新区郑州市是个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城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周振民教授预测:到2010年,郑州缺水5亿吨,南水北调可保证郑州市2010年不缺水。但到2020年郑州市仍将缺水4亿吨。可是,在郑州市郑东新区的一些拆迁安置小区内,私打的压水井超过500眼。除了安置小区外,郑州市一些洗浴、洗车行以及工业企业使用地下水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二、供水企业50%的生产能力闲置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可欣介绍说,目前城市日供水能力为107万立方米,2006年平均日供水量仅59.18万立方米,仅达到供水能力的55%,2007年1~2月实际日平均供水量为54万立方米,实际利用能力为50.47%,生产能力过剩49.53%。国家投入巨资兴建的公共供水系统大量闲置,难以发挥效益,最终造成的是整个社会资源和投资的巨大浪费。

????三、政府一年流失1.5个亿一方面私打乱采地下水无法收回水费,一方面近50万立方米/日的自来水供不出去,“这导致郑州市财政每天少收60万元”。

????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日供水量平均为60万立方米,节水办管辖的在册水井日供水量约为7万立方米。来自郑州污水处理部门的数字显示:郑州市每天的污水处理量为80多万立方米,按照污水排放量=用水量×0.8的公式计算,郑州市每天的全部用水量为100万立方米,那么不难推测,还有30万立方米水来自黑井。这30万立方米水如果按现在的地下水收费标准计算,每天损失60多万元。据统计,仅2005年代政府征收南水北调基金、公用事业附加费、污水处理费三项就少收14642.16万元,2006年少收15460.68万元。

????四、110万人饮用未经处理的地下水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在节水办登记注册的地下水自备井共有570多眼,开采量2560万立方米/年,市区未经审批的各类大小黑井的年开采量将近1亿立方米,超过110万的人口在使用未经处理的地下水,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专家支招:封停自备井、禁止凿井取水

????一、借鉴外地经验会议上,很多专家提出郑州应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封停自备井的做法,比如济南、呼和浩特、西安等城市。

????由于趵突泉出现干枯,济南专门成立了“封井保泉”工作部门,封了几百眼井之后,水位又回升了,趵突泉等名泉又再现了往日风采。呼和浩特市“引黄入呼”,把黄河水引来后,全面封停了自备井,效果很明显。

????西安的管理体制是节水、供水部门由水务局来统一管理,2006年11月份专门下发了通知,让各单位自行关停,不关停就认定是非法的“黑井”,强制关停。

????我省一些城市也已经意识到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洛阳、许昌、周口等市,都全面实行了封井工作。省建设厅总规划师、省城镇供水协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廷杰说,郑州市要加大自备井的封停力度,这方面要向洛阳市学习,洛阳市封停了3个月,自来水日售水量就增加了3万立方米。

????二、供水管网覆盖区禁止凿井河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室综合处处长李成宽认为:地下水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是子孙后代的“救命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城市用水要做到“先地表水、后地下水”的用水秩序。严格限制城市自来水可供区域内的各种自备水源。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严禁批准新建自备水源,对原有的自备水源要提高水资源费征收额度,逐步递减许可取水量直至完全取消。《郑州市水资源管理条例》规定: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达到的地区,禁止凿井取用地下水。

????三、全面封停自备井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崔留欣提议:保护地下水一方面要多部门联合执法监督,水利、市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力度,严厉打击“黑井”;另一方面,不能因为政府机构的改革而放缓自备井封停的步伐,要坚决封停自备井。

????难题二:户表改造,供水企业难撑“大梁”

????在2005年郑州城市供水规划中,提出了居民生活用水在2007年底以前逐步推行阶梯式水价。而推行阶梯式水价的前提是居民用水进行抄表到户改造。2005年郑州市居民用水户62万户,已抄表到户的有13万户。郑州市物价局要求,从2005年4月1日起,取消居民750元的户表改造费后,以每年不少于10万户的速度对居民用水进行抄表到户改造,确保2007年底全面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 ????据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介绍,一户一表改造两年来,举步维艰,自2005年4月至今,全市仅改造了9.4万多户,完成设计16.6万户,还有36万户没有改造。

????由于用户不再出资进行户表改造,用户对户表改造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使户表改造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另外,一户一表改造存在资金困难、庭院管网锈蚀老化、市政道路破路手续难办等诸多困难。

????从2005年到2006年底,自来水公司仅在户表改造上已累计投资9950万元,尚余36万户需要改造,按每户750元改造费,需要资金3.5亿元。

????专家支招:费用由政府、企业和用户分担

????省建设厅总规划师、省城镇供水协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廷杰认为:郑州自来水免费改造,在全国是唯一的,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既不能加快户表改造步伐,又加重了供水企业的负担,而且也不公平,部分用户的自来水改造费用让所有用户承担。

????从全国来看,推进速度快,百姓容易接受的,应该是政府、供水企业和用户各自承担一部分,而且政府应该在整个改造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哈尔滨市在户表改造中成立了户表改造基金会,在水费中加三毛钱的户表改造费,3年时间就完成了此项工作。另外在郑州电表改造可以收费,水表改造却不能收费,在这方面要向做得好的城市学习。

????难题三:供水管网建设投资巨大

????近10年来,郑州市先后对供水设施进行了新建和改造,石佛水厂投资2.19亿元,东周水厂投资4.6亿元,邙山输水干渠改造工程总投资2.54亿元;2002年以来,供水管网建设投资2.2亿元,收购封停自备井投入2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11.7亿元,其中贷款6.6亿元。这些供水设施的移交和投入运行,给供水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还贷压力,每年增加利息支出约4000万元。

????“十五”期间每年新增城市供水管网长度约110公里,仅郑东新区3年来铺设管网总长度达125公里,共投入1.5亿元,管网建设资金全部由公司贷款。而且这些管网都敷设于城市的周边待发展地区,用水户少,既未给企业带来效益,也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还本付息包袱。 ????专家支招:政府补贴基础设施建设费

????针对此,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道兴认为,供水服务是城市的第一服务,应当建立政府、供水企业、和自来水用户供水基础设施投资的分担机制,切实加大政府对城市供水的投资力度。像南三环、郑东新区,自来水公司要按照市政府的意图,规划到哪里,管道就铺到哪里,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新区可能五年、八年、十年这些楼房都空着,没有人住,也不用水,这些设施都在,没有效益。这个地方由农用地变成了成熟的城市用地,土地升值是怎么来实现的?至少这里面有自来水公司的投资所做的贡献。因此,政府应该给自来水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贴,不能靠老城区收水费来支持城市新区的自来水建设。从优化城市环境方面来看,政府应该补贴自来水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不能由自来水公司来负担。

????郑州大学MBA中心主任、商学院教授刘伟认为,要实行投资多元化,谋求社会资本,如各种社会基金、水基金的进入。

????省建设厅总规划师、省城镇供水协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廷杰认为,自来水管网建设、水厂建设都由自来水公司一家负担很不合理,政府应该拿出相应的资金用于供水建设。

????郑州市市政管理局总工程师、博士张雷说,饮用水是与民生关联度最高的稀缺产品,但是人均水费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最低,这本身是不合理的。与电力、天然气、热力、公交相比,水费支出是最低的。就投资来说,政策上对自来水的支持最少。天然气、热力有入网费,自来水没有,所以自来水是最不好做的一个行业。

????难题四:户表改造期待水价调整解决

????2005年3月31日,郑州市物价局出台了城市供水价格改革5年规划,具体内容是:2005年调价主要用于弥补供水企业历年亏损及新增成本因素,保证城市供水企业的正常运行;2007年调价主要用于补偿一户一表改造费用,加快郑州市户表改造步伐,为在全市实行阶梯式水价创造条件;2009年根据上游水价及水资源费情况,在严格审核供水企业运营成本、强化成本约束机制基础上,将水价调整到企业微利经营水平,使供水企业有一定利润用于偿还东周水厂、石佛水厂及邙山输水管网改造的贷款。

????如今,距离上次水价调整已经两年,2007年也是水价改革5年规划的预定年份,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作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用水效率,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因此,水价调整势在必行。 ????专家支招:小步上调,逐步到位

????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孙新雷认为:水价上涨是趋势。因为用水的需求不断上涨,只要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一定提高。不仅从量上,包括水质都会提高。水资源是稀缺产品,开采水的成本、生产水的成本会越来越大。

????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专家郑泰森认为:水价上调是大趋势,非调不可,势在必行。要澄清三个认识:一是通过调整水价,价格杠杆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作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用水效率,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二是不要寄希望于调价解决供水企业亏损、一户一表改造等所有问题。政府要加大对供水企业的投入,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封停自备井,打击偷盗自来水等违法行为,供水企业要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努力降低自来水成本。三是水权是人们的基本权利,在水价改革的同时,必须避免低收入居民的用水权受到损害,政府应该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对低收入家庭的用水实行补贴。所以只能是小步上调,逐步到位。

????郑州市城市供水现状

????在2005年出台的郑州市城市供水改革5年规划中,2005年的调价主要用于弥补供水企业历年亏损及新增成本因素,保证城市供水企业的正常运行。

????郑州市自来水价格从2005年4月1日起开始上调,水价调整后,为了改善水质,从2004年起,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投资2.54亿元,对邙山输水干渠进行暗管改造,使黄河水不再经过污染严重的明渠和西流湖而直接进入柿园水厂,水质得以大幅度提高。同时,自来水总公司又投资4000多万元对柿园水厂制水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出厂水浑浊度指标常年控制在0.2NTU以下,远远优于1NTU的国家出厂水水质标准。此外,自来水公司对分布在城区的80个管网水质监测点进行抽样检测,每月对出厂水、管网水开展一次水质全分析。还与美国、澳大利亚水质研究部门合作,在提高水质监测手段、改善饮用水中的色、嗅及味感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而由于电价、制水药剂、原水价格等制水成本的上涨,管网建设、户表改造建设投资居高不下,折旧、财务费用的增加,售水量连续下降,水价与成本倒挂现象仍然存在,水价调整未达到预期目标,水价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自来水总公司长期在亏损状态中经营,2004~2006年累计亏损6699万元。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