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浙江大学科技节水 用水量不到全国高校平均水平一半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5-14  来源:浙江日报  浏览次数:505
  教育部最新的一项统计表明,2006年全国高校学生人均用水量为170吨左右,而常住学生超过2万人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这一数字仅为80吨,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这得益于浙大近年来在校园节水方面所花的大力气。”浙大节能管理办公室主任屈利娟告诉笔者,尽管这几年浙大科研规模不断扩大、办公条件不断改善,人员也总体保持平衡,但自2004年起,全校的用水量却逐年下降,2006年全校用水量为507万吨,比2003年减少了229万吨,2004年至2006年三年累计节约用水450万吨,节约水费超过1000万元。

  浙大目前共有5个校区,其中4个老校区普遍存在供水管网陈旧、渗漏严重的现象。从2004年起,浙大先后投入150多万元,对老校区供水管网进行节水改造,修复漏点。如今已改造完工的玉泉校区和西溪校区月平均用水量已从2003年的34万吨下降到18万吨,华家池校区利用新建的雨水收集系统,温室内植物花卉浇灌用水全都用上了雨水。

  在新建的紫金港校区,利用高科技节水更是效果明显。笔者在该校区食堂的热力房内看到,连接锅炉的热力管道旁安装了一套特殊的冷凝水收集系统,以往在蒸汽输送过程中流失的冷凝水被收集到专用水池中,再用水泵把这些热水抽到自动洗碗机上,既节水又节能,每天能收集10吨冷凝水。而浙大花400多万元从日本引进的自动烧饭机,电脑全流程控制,在淘米时循环用水,整个食堂烧饭的日用水量也从以往的100多吨下降到了60吨。

  眼下,节约用水已经渗透到浙大师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并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紫金港校区,每个学生宿舍内都装有智能卡式水表,要用热水,插上IC卡后才能使用。住在青溪4舍224房间的陈向丽同学告诉笔者,以往去澡堂,用热水难免大手大脚,刷卡付费后,大家用起水来节约多了。建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大二学生马建勇则认为:“在大学里养成节约意识,哪怕走出校园后,节约的好习惯也将陪伴终生。”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