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综合手段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总量和强度,有利于缓解用水紧张态势,保障用水安全。
入选的试点地区将围绕农业用水权初始分配、水资源监测计量、用水权交易市场、交易平台建设、交易监管以及管理政策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实践探索。通过加快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规范推进用水权交易,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体系,在保障农业合理用水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农业节水意识,切实提升农业用水效率与效益,推动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
近年来,宿迁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在水权交易领域频频发力、成果丰硕。宿迁率先开创全国地下水水权交易先河,完成全省首例农业用水转工业用水交易,实施全省首个县区间水权交易、再生水水权交易,还达成全国首例蒸汽冷凝水水权交易,以一系列创新举措打出水权交易“组合拳”。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水权交易154单,交易水量突破6900万立方米,不仅有力促进了水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科学规范管理,更为宿城区此次成功入选改革试点、推进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宿城区入选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城市,既是对宿迁水权交易工作的高度认可,也为全市进一步深化水资源领域改革、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2022年,该区在中国水权交易所创新开展宿迁市首例农业与生态水权交易,皂河灌区通过节水改造,将189万立方米的水量指标有偿转让给蔡集镇牛角居委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有了硬件设备和水价机制的双重助力,村里的用水效率大大提高了。“种多少水稻、小麦,都有一笔精细的‘水账’,水利技术员经过实地多方测算,帮我们实现了精确供水。种植成本降低了,一亩地灌溉水量在500立方米左右,水价仅50多元。”当地种植大户许军乐呵呵地说,他承包的3万多亩田地周边斗渠实现“装备升级”,取水口安装超声波流量计实时监测,用水变得“精打细算”。
未来,宿迁将以试点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农业用水权改革新路径,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宿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