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计划用水管理
建立计划用水管理动态更新机制,自备井计划用水和1万立方米以上非居民用水户的计划用水实现全覆盖,对使用公共管网供水20立方米/日以上的用水户实现定额管理,严格执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在辽宁省率先开展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工作,取水许可电子证照转换率100%,全市取用水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优化水资源配置
持续实施压采地下水行动,近年来累计关停城镇地下水取水工程2100余处,削减地下水开采量6.18亿立方米,全市压采任务全面完成,地下水超采区全部消除,全市地下水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
先后实施了大伙房输水配套一期二期工程、省重点输水配套工程等替代水源工程建设,并强化以数字化手段为支撑,持续提升节水效能与供水保障能力。
改造城市供水管网1500余公里,全市地表水设计供水能力已达到每月219.5万立方米,公共管网漏损率降至7.6%,完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大大缓解了我市水质型缺水问题。
强化重点领域节水开源
在农业节水方面,先后组织实施浑蒲灌区、浑北灌区、浑沙、浑南、石佛寺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节水改造项目,浑北灌区被水利部评为节水型灌区,并成为辽宁省唯一数字孪生灌区试点。
在工业节水方面,近5年中先后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12个,市级节水企业41个,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5.5%;华晨宝马实现单台车生产水资源消耗量连续6年下降,降幅达到28.3%,获选工信部首批“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省级节水标杆企业。
在城镇节水方面,创建省级节水型单位和社区38家、市级节水型单位和社区161家,沈阳工业大学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入选国家公共机构领域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
大力开展节水宣传活动
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国家节水宣传周”为重点时机,组织开展“节水+文化”“节水+艺术”“千城地标亮节水”等特色活动,广泛宣传法规政策、展现节水成效、普及节水知识。通过聘请奥运冠军丁美媛等为节水宣传形象大使和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等“五进”活动等形式,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今年3月,沈阳市作为全国“节水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8个分会场之一,以“水润辽兴,节水同行”为主题,向全国人民宣传展示了节水工作成果,树立了良好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