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抗旱保供“主动权”
连续3年,云南降雨和河道来水偏少,截至2025年4月底,全省平均降水量仅89.4毫米,较常年同期锐减23.9%,河道来水量同比也减少17.2%。
4月21日,省水利厅对昆明市等10个州(市)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组织各地持续开展“五个层次供需水平衡分析”,加密水文应急监测,各水文分局投入227人、116台套设备,开展枯水监测137站次,确保数据精准、快速直达决策一线,为抗旱调度赢得宝贵时间。
在2024年汛期,省水利厅以“蓄水就是保民生”的前瞻性思维,锚定90亿立方米蓄水目标。通过“一库一策”精细化调度,综合运用拦、引、提、调等手段,汛末库塘蓄水量达到90.39亿立方米,较近5年均值多蓄4.3亿立方米。
从2024年8月起,全省启动供水风险“大排查”行动。牵头协调推动昆明市和曲靖市完成交易量最大的跨州(市)区域用水权单笔交易,2025年5月10日车马碧水库开始有序放水,放水预计持续至5月30日,进一步提升昆明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打出抗旱保供“组合拳”
云南纵深推进“地下找水、天上要水、山泉引水、应急调水、全民节水”5个行动,在昆明、曲靖、大理等重旱区,已建成的151口应急井、290处山泉引水工程和139个调水项目同步发力,直接保障170.2万人饮水安全。
53个新建应急供水项目,在4月30日前全部建成通水。数据显示,2025年因旱影响供水人口峰值较2024年下降71.3%,“解渴工程”发挥关键作用。
气象部门打响“向天要水”攻坚战,截至5月20日,累计实施飞机增雨55架次、地面作业1010点次,增加降水量约17.15亿立方米。
在农村供水保障方面,通过集体送水、群众拉水、供水站集中供水等方式,确保饮水安全“不漏一户”。依托12314监督举报平台等渠道,今年以来办结群众反映的356个饮水问题,办结率达98.9%。
作为农业大省,云南将春耕灌溉当作抗旱保供的重要战场。全省361处大中型灌区全面启动春灌行动,实现“能引尽引、应灌尽灌”。目前,全省灌区累计供水21.17亿立方米。
从战略蓄水到智慧调度,从应急工程到民生兜底,云南在“十年九旱”的严峻考验中,探索出一条“科学抗旱、精准保供”的新路径。下一步,将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水利工程供水保障能力,全力以赴打好全省抗旱保供水主动战、持久战、攻坚战。(记者 杜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