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好房”配“好水”,点亮好生活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23  来源:羊城派  浏览次数:26
 自今年5月1日起,住建部《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实施,“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成为衡量住宅品质的重要标尺。当我们谈论“好房子”时,不再仅仅局限于建筑结构与空间布局,与之配套的民生服务同样关键,而供水服务直接关乎居住的舒适度与健康品质。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积极响应时代需求,以“好水”赋能“好房子”建设,全方位提升供水服务水平,为市民打造高品质用水体验。
改造升级,老旧小区迎来“水新生”
老旧小区供水设施的陈旧老化,产生管网跑冒滴漏、水压不稳、水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将老旧小区供水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以系统化方案破解难题,让老旧小区重焕生机。
公司针对不同老旧楼宇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楼一策”改造计划。通过多方协调,采用“政府补贴+企业投入”的资金筹措模式,为众多老旧小区注入改造活力。以广州市荔湾区桃源社区为例,公司协助社区完成二次供水设施升级改造,并顺利接管该社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后水压稳定充足,居民再也不用担心高峰时段用水困难,真正实现了从“有水用”到“用好水”的转变。目前,公司已完成超14.2万户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工作,后续将在广州中心城区其他符合条件的社区推动供水设施改造接管,2027年底前完成10万户老旧小区共用用水设施改造,逐步消除供水中间层安全及质量隐患。
为保障改造成果长效惠民,公司建立高质量供水监控系统,实现二次供水设施“建设—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改造完成后的设施移交,到专业团队的定期巡检、维护,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划分与严格的管理标准。同时,借助数字化手段,对改造后的供水设施进行24小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维修人员能迅速响应处理,确保老旧小区供水安全无忧。
智慧赋能,新建社区畅享“科技水”
在新建住宅项目中,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紧跟时代步伐,将智慧水务理念深度融入供水系统建设,打造出一批智能化供水示范社区。
公司联合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新建小区按高品质水标准统一建设二次供水设施,从源头上解决二次供水设施低水平建设运营管理的问题。智慧泵房成为小区供水的“智慧大脑”,通过设置集中式深度处理装置、优质不锈钢水箱、紫外线消毒系统、在线水质监测仪器仪表等设施,实现远程智能运维,泵房能实时监测水质、水压、水流量等关键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系统可精准预测居民用水需求,实现按需供水,既保证了供水稳定,又有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
智慧泵房应用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深度处理技术,可使供水水质达到直饮水标准,同时可结合用户用水习惯,在系统中合理设置智能水质循环装置,对环状管网及支状管网内的水进行动态循环,有效避免因长时间停用导致供水细菌指标超标问题,进一步筑牢水质安全防线。
智慧泵房建成后由公司接管,实行统一管理和规范维护,实现国企“终身服务”进家庭,配套建设的智慧供水管理平台,如同一张覆盖整个小区的“智能网络”。管理人员通过平台,不仅能远程查看每一处供水设施的运行状态,还能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与故障诊断。当检测到水压出现异常变化时,平台会自动触发预警机制,专业人员随即开展检测与处理工作,将供水安全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
技术赋能,全场景覆盖“品质饮”
为改善公共建筑用水条件,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积极引导公共建筑管理主体自愿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提标建设,鼓励高品质水进入园区、学校、企业等场所。公司主动响应公建单位提出的增设二次供水深度处理设施需求,全方位提供技术支持、改造验收等服务,力求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新鲜、更便捷的高品质用水体验。
管道直饮水系统在越秀区东川路2号率先投入使用,该系统采用砂滤、炭滤、RO反渗透五级净水工艺,实现了立管、同层环状与分布式终端管网同步智能循环。此次创新采用建设-运营-租赁(BOL)模式运营,运用管道直饮水技术,成功打造广州首个高品质饮用水示范点。
相较于传统瓶装水和桶装水在存储、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风险及水质难以长期保障的问题,新投入使用的管道直饮水设备采用国际先进的反渗透技术,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余氯等有害成分,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水质达到国家直饮水卫生标准,让市民喝得更放心、更健康。
设备还搭配智能提醒功能,可实时监测水质、工况和滤芯状态,同时检测TDS、COD、TOC、pH、余氯、水温等多项指标,市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查询相关数据,享受便捷的智慧服务,让饮水更加省时省心。
“好房子”离不开“好水”的滋养。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将结合“网格+”管理,持续开展供水管网改造和户外设施品质提升工作,加速推进高品质水进小区、进企业、进园区、进学校,将“好水”送到千家万户,为“好房子”建设增添民生底色。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