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福建紧扣“数字中国”建设脉搏,将民生计量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打造无人机智能库房系统,以“计量+低空经济”聚焦低空经济与能源管理深度融合领域,实现无人机、遥控器及电池的计量全寿命周期精益化管理,驱动电力行业智能跃迁,书写着电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
在福建山区蜿蜒的电网线路上,传统工人巡检常常因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而导致效率低下;台风过境时,抢修队伍更需与时间赛跑。面对这些挑战,福州市市场监管局与福建省计量院以创新破题,帮扶福建通力达实业有限公司研发“无人机智能库房系统”,这一系统将计量技术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实现无人机、遥控器及电池的计量全寿命周期精益化管理,成为“计量+低空经济”的实践新范式。

计量科技特派员与福建通力达实业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 福建省计量院供图
聚焦于无人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需求,计量技术在该智能库房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创新突破了三大技术瓶颈。
针对无人机电池安全隐患上,项目团队突破动态热失控预警算法与梯度充电防护矩阵技术,实现充电过程毫秒级安全响应,故障识别准确率超99.8%,将电池热失控风险降低95%以上,为无人机全天候作业筑牢安全防线。
在资产全链追踪方面,基于RFID+UWB双模定位技术,构建无人机-电池-设备的数字孪生档案,实现从入库、巡检到维修的全流程可追溯,资产盘点效率提升400%,年化资产损耗率下降至0.3%以下。
在技术价值方面,计量技术的深度嵌入,让“安全-效能-成本”三角模型持续优化,为低空经济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标准化、精准化的技术底座。
低空经济场景的深度融合,驱动福建电力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在福建沿海台风频发区,无人机编队与智能库房协同作战,物资调度自动化率达100%,抢修响应从“小时级”提速至“分钟级”,电网韧性实现质的飞跃。通过“无人机+智能库房+AI巡检平台”的“铁三角”组合,重构电力运维价值链,推动行业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型。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无人机智能库房系统串联起无人机制造、AI算法与能源管理产业链,催化出百亿级智慧电力产业集群,助力福建在能源数字化赛道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