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西安四区发布2025高质量发展规划 绘就差异化发展新画卷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23  来源:中国日报网  浏览次数:14
 5月20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未央区区长王小育、阎良区区长于海夫、长安区委书记吕强、高陵区委书记张水利到会,介绍有关情况。
未央区:首善区“开门红”背后的多维发展路径
未央区区长王小育介绍了该区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年发展规划。数据显示,未央区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5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顺利实现“开门红”。
过去一年,未央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86个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30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7亿元,同比增长7.1%,创历年新高。产业发展实现转型突破,通过落实“产业强市”战略,成功招引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机器人企业,填补了西北地区高端机器人产业的空白。同时,“五上”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成效显著,新增“五上”企业283家,是2023年的4.6倍,总数达685家,市场主体活力排名全市区县前列。
在民生领域,未央区实现遗址区市政自来水“村村通、户户通”,33个村、13.3万群众喝上了稳定安全的饮用水;世茂璀璨倾城、汉城湖畔二期1258套住宅如期交付,“保交楼”任务全面完成,大学城片区等4个项目近万名群众顺利回迁。
对于2025年的发展规划,未央区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快项目建设,推进92个在建项目,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亿元以上;二是促进消费提振,开展“2025乐购未央”系列活动600场以上,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80亿元;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策划10场以上大型招商活动,落地10亿元项目5个、1亿元项目10个;四是推动片区开发,以团结片区为核心,出让844亩土地,打造现代化城市更新示范片区;五是深化科技创新,联合高校共建“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推动20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落地。
在民生保障方面,未央区将推进基础教育提升“1615计划”,启动通用医疗三甲医院建设,建成10个嵌入式社区服务项目,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阎良区:航空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
阎良区区长于海夫在发布会上介绍,过去一年,阎良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超预期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区11项经济指标保持正增长,5项指标排名全市前三,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1.9%。
作为航空产业核心承载区,阎良区发展动能强劲,19个省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年投资保持区县第一,全球最大的12.5万吨多向模锻液压机等75个项目开工建设,49个项目竣工投产,辖区航空企业达2000余家,2024年航空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00亿元。
在城市建设方面,阎良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77项营商环境突破年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新增市场主体4700余家;24.5平方公里省级航空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北产城融合片区初步形成规模,新建口袋公园4个,新增绿地4.6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9个,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5个、市级美丽村庄3个。
2025年,阎良区将聚焦五大重点任务:一是厚植航空产业优势,保障无人机总装生产基地等10个项目建设,打造百亿级无人机产业集群;二是强化项目支撑,推进125个重点项目,力争招引过10亿元项目2个以上,全年招引项目总投资200亿元以上;三是深化改革创新,依托秦创原航空产业创新聚集区,实现27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0项科技成果转化;四是提升城市能级,推进试飞院路东延等11条道路通车,完成41个小区燃气管道更新,创建5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五是增进民生福祉,6月底前完成剩余“保回迁”“保交房”任务,扩大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覆盖面,构建全龄友好社会。
长安区:科创与生态双轮驱动打造宜居新城
长安区委书记吕强在发布会上表示,过去一年,长安区连续入选全国高质量发展、创新、工业、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GDP完成1593.02亿元,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产业发展方面,粮食丰收,花卉销售额达36.5亿元,新增省级瞪羚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6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0家。
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包茂高速曲太段建成通车,10个商品住宅和回迁安置小区交付,5条市政道路和19个小区雨污分流工程竣工,打造24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75个市级重点村。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新增城镇就业7777人,新建、改扩建学校13所,秦岭生态质量优良率100%,空气质量改善率居关中63区县第1。
2025年,长安区将围绕“科创高地、产业强区和宜居之城”目标,重点推进六大任务:一是强化创新赋能,推进未来信息港建设,打造环大学创新街区,新增70家高新技术企业、2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建设1.34万亩高标准农田,借兰博会壮大农文旅产业,实施规上工业三年倍增计划,推动商业综合体开业;三是聚焦项目聚势,招引10个以上重大项目,投资超60亿元,推进143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55亿元以上;四是统筹城乡融合,保障地铁15号线通车,推进210国道建设,创建7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五是筑牢生态根基,深化秦岭“五乱”整治,建设光伏示范片区;六是提升民生幸福感,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以上,建强区域医疗中心,举办文体活动,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
高陵区:北跨战略下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
高陵区委书记张水利介绍,过去一年,高陵区锚定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功能定位,经济运行高质量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3.83亿元,增长9.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公众满意度连续两年全市第一。
2025年,高陵区将打好“六大战役”:一是产业升级“突围战”,盘活泾河工业园1200亩低效用地,推进14个技改项目,培育2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保障工商银行数据中心项目开工;二是供需适配“升级战”,打造地铁站点商业圈,推进2600亩批而未供土地供应,发展“全季西红柿”等都市农业;三是内外循环“协同战”,与经开区实现规划、产业等“五个协同”,推动工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融入港产港城发展;四是城市功能“优化战”,优化惠企服务,推进人居环境“美化、净化、序化、绿化”,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五是绿色发展“立体战”,整改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深化“四源”治理,建设泾渭分明・拾光农场等项目;六是风险防控“整体战”,11月底前完成“保回迁”任务,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筑牢安全保障网。
四区发展规划的发布,展现了西安在“深化六个改革”背景下,各区域以差异化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路径。未央的首善区建设、阎良的航空产业升级、长安的科创生态融合、高陵的先进制造业攻坚,共同构成了西安现代化建设的多元实践,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