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上,双方围绕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谋划泵阀与金属材料领域的协同发展新路径。
会议伊始,王允副站长从对外学术交流、培训活动、公益课堂等多个方面介绍学会工作。他重点介绍学会联合江苏大学等国家级资源通过展开培训赋能温州企业的工作。
会上,陈希章教授重点介绍了学会和中国热协温州服务站在推动行业技术革新方面的规划。他提出,将大力推进金属材料3D打印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希望能够联合企业共建“3D打印示范中心”,焦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并推动AI技术在材料设计、性能预测等领域的深度应用。陈教授强调,3D打印技术可助力解决高端阀门部件制造难题,而AI技术则有望通过分析材料成分与工艺参数,突破超低温阀门等产品的技术瓶颈,推动行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温州市泵阀工业协会秘书长李丕歌分享了协会年度重点工作,包括第四届中国(温州)国际泵阀展览会、阀门标准日等活动。他强调,当前泵阀行业亟需强化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尤其在材料科学领域需突破传统工艺限制,探索新材料应用。希望联合温州市金属材料学会、中国热协温州服务站共同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推动团体标准升级,并通过共建“行业共享专家库”整合跨领域技术资源,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温州市泵阀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晓忠结合企业实践,指出标准化与材料创新的重要性。他提到,其所在企业长期深耕石油化工领域阀门研发,与中石化、中海油等保持紧密合作。当前行业需突破传统材料限制,尤其在超低温阀门等高端领域,需探索稀土元素添加与工艺优化,并期待与我会合作推动AI技术与材料科学的深度融合。
温州市泵阀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炜健分享了企业在防腐蚀阀门领域的创新成果,包括衬氟旋塞阀的国产化突破及半导体用金属漆阀门的研发进展。他表示,未来将深化与我会合作,推动3D打印、AI材料设计等前沿技术在阀门制造中的应用,助力行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升级。
市经信局产业处副处长刘焜从政策支持角度提出建议,表示将全力支持“3D打印示范中心”建设,推动激光选区熔化等先进技术在泵阀领域的成果转化,并期待通过多方协作打造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行业发展新生态。
在此次座谈会上,双方经深入交流与探讨,达成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共识。其中,共建“行业共享专家库” 成为一大亮点。该专家库将广泛整合金属材料、铸造、热处理等多个关键领域的专家资源,旨在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助力其攻克各类技术难题。
双方均明确表示,未来将坚定不移地持续深化两会合作。通过不断强化技术创新这一核心驱动力,加速推动产业升级进程。同时,共同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行业发展全新生态,为温州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助力温州制造业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迈向更高台阶,提升整体竞争力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