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此次南川入选的项目,涉及统筹推进漏损治理工程建设上的内容。
其中,在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提升供水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方面,南川在同步更新管网基础数据工作上的举措被纳入清单。即“统筹开展市政供水管网和小区管网全量数据普查,归集供水管网矢量化数据,实现市政管网、小区管网‘一张图’展示,筑牢管网数据底座”。
另一项举措,在提高居民加压调蓄设施专业化运维水平,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方面,南川在开展居民加压调蓄设施改造上的举措被纳入清单。即“对居民加压调蓄设施排查建档,制定更新改造计划,建立‘政府+企业+居民’三方费用共担机制,改造后移交公共供水企业维护管理”。

记者从南川区城市管理局获悉,自开展国家级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以来,南川以探索中小城市、山地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推广经验为目标,统筹市政供水管网和小区管网,开展供水管网全量数据普查,打通管网数据末梢神经,归集供水管网矢量化数据,将市政管网、小区管网数据全部上图、实现“一张图”作战,累计升级改造老旧管道千米,城区爆管率与同期相比大幅下降70%。

同时,精心搭建以“片区、支线、户表”为关键计量节点的三级分区计量“三维立体式”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实现自来水智能化“大调度”;顺利完成5.3万余户智能网表、10套压力调控设备、200个渗漏预警仪的安装工作以及1套系统平台的优化改造,实现节水约400万立方米,年节水效益达1200万元,漏损率从19.39%降至5.1%。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周举行的重庆2025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启动活动上,重庆第一批城市节水典型案例正式公布。在21个案例中,来自南川的就有两项,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南川实验学校案例、南川区自来水有限公司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一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