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砥砺奋进 开拓创新 提升水务治理能力 促进高质量发展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27  浏览次数:206
 

红旗闸全景


蓼河风景区

济宁因水而生、籍水而兴,地跨黄淮两大流域,北部黄河、大汶河穿境而过,南部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全市水资源总量4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5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节约保护和综合利用水资源尤为重要。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当前,我市正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系列纪念宣传活动,深入推进节水、水资源管理等工作,推动新时代城乡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引领社会形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治理水的良好风尚。

过去一年,我市城乡水务事业取得显著成就。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加快实现城乡水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济宁水务强市建设成效显著。2023年完成水务工程投资109.8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完成投资突破百亿元大关。国家农村黑臭水体试点治理、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国家解决水库移民突出问题项目落地等20项工作获得国家级荣誉,国家级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等7项工作全省唯一,现代水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37项工作全省第一。河湖管理、水旱灾害防御、南水北调等工作被水利部、省水利厅、国家省级媒体宣传推广107次,现代水网、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等14项工作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

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全面起势见效。成功获批全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汶上县获批全省现代水网示范县。115项省重点水利工程完成投资57.98亿元、完成率112.9%,提前两个半月,在全省第1个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其中,泗水县泗河岳陵拦河闸工程、曲阜市尼山水库白村坝除险加固工程获得2023年度山东省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工程(优质结构工程)奖。自省对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工作评议以来,一直位于A等次。市委主要领导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冬春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累计完成投资46.61亿元,巩固了市委、市政府要求的“四入三不”目标。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显著。坚持“四水四定”,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双控,我市代表山东省接受水利部组织的2022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考核,等级为优秀。济宁市及曲阜市、邹城市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实现国家节水型城市评选范围全覆盖。梁山县、鱼台县入选水利部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11个县市区均建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实现全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行政区全覆盖。持续开展违法自备井封停工作,深层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回升增幅全国第一。邹城市被省水利厅确定为“农业灌溉机井‘以电折水’试点”,兖州区被评为水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积极开展济宁市水权水市场示范区建设,完成水权交易38宗,位于全省第三。

农村供水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完成404个村的供水工程提升改造,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创新方式方法,解决单村供水问题。将鲁桥湖西区域、南阳、高楼乡镇边界村庄村民的生活用水,选择与周边任城区、鱼台县、沛县等县市水厂接通,实现规模化供水。同时将长江水厂管网进一步延伸至马坡、鲁桥和两城镇,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率。受地质条件影响,邹城西部石灰岩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邹城东部花岗岩区域水资源极度匮乏,枯水季节无法保障正常供水,通过实施西水东调工程,有效解决了邹东区域水厂缺水问题。密切关注各渠道反映的农村供水诉求,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河湖长制工作全面提档升级。在全省率先出台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工作方案。围绕“一湖两线”(南四湖、黄河沿线、南水北调输水干线),突出“三个特性”(政治性、敏锐性、高效性),健全“四项制度”(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监督检查、综合评价),推行“五联机制”(信息情况联通、矛盾纠纷联调、非法行为联打、河湖污染联治、防汛安全联保),建立河湖问题闭环整改“一单四制”(一张河湖问题清单,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全流程控制,全力推动河湖管护水岸协同化、系统化、流域化。常态化闭环清理整治河湖岸线问题3900余项。济邹高速等8项市重大项目涉淮洪评手续顺利办结,创涉淮许可历史新高,荣获市“优秀服务保障专班”称号。创建13条(段)市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和161条(段)美丽幸福达标河湖,美丽河湖三年达标计划顺利完成。成功创建7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4个省级水利绿化样板,数量全省第一。连续两年获省河湖长制和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正向激励。梁济运河(城区段)和洙赵新河(嘉祥段)被水利部淮委授予淮河流域幸福河湖(条数位列全省第二)。

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底线思维,坚持建管并重,以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为目标,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五级以上堤防达标率85%,全市248座水库防洪标准达标率100%,二类闸以上达标率98.7%。全市已建成投入运行的275项工程全部通过标准化管理评价,其中14座通过省级评价,2座通过部级评价,特别是泗河堤防(太白湖区、高新区段)为全省第一也是唯一的由地方管理的国家级堤防类水利标准化管理工程。泗水县荣获第一批“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其“以大代小”管护模式在全国推广。曲阜市、邹城市获省级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王坟等5座水库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样板水库。泗水县、曲阜市两县市和贺庄水库等5座水库入选国家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试点区域及试点水库,泗水县同时入选国家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全国9个水库不动产登记试点区域之一。市级及4个县域、6条大型河道、6个大中型水库、240座山区小型水库全部建立了标准化数字管理平台,我市水利工程数字化管理一张网基本形成。

当前全市水务发展机遇千载难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稳步推进,国家增发万亿元特别国债,重点用于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近期全国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省市一系列会议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国家、省市对水利工作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这些重要部署为持续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治水兴水迎来了历史性战略机遇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要坚持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引领,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和“三争四敢”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山东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建设一条主线,聚力水环境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生态保护三个突破,实现农田旱涝防灾水平、农村饮水安全水平、农污设施运维水平三大巩固提升,守牢水旱灾害防御等一排底线。践行“1331”工作思路,提升水务治理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务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的水务篇章。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