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站位的顶层设计。起步区作为建设中的新区,节水和起步区建设真正做到了同步规划、同步实行、同步发展,在一张蓝图上谋画节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节水型城市专项规划》(下称《规划》)对标对表了国内外先进城市用水效率与用水特征,在考虑经济性、技术性和生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节水目标,主要用水效率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体现示范引领作用。并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更加强调在高效利用常规水源的基础上,通过再生水应用尽用、雨洪水挖潜利用,最大可能挖掘新区自身的水资源承载潜力。
刚性化的管控机制。"四水四定"是起步区节水的基本原则。在起步区规划体系编制过程中,节水规划与相关规划进行了系统衔接,确保起步区城市、产业、人口和灌溉规模在水资源可承受范围之内。在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起步区用水节水管控机制,通过制定全过程节水管控办法、建设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建设等举措,实现节水的制度化、信息化、经济化、动态化管理。
系统化的行动方案。《规划》制定了农业节水减量、工业节水增效、生活节水降损在内的八大行动,32条具体措施。其中,农业节水重点是存量节水,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推进灌溉体系现代化改造,针对作物适应性实施喷灌、微滴灌和水肥一体化灌溉,通过节水减量为起步区发展腾出用水空间;工业节水重点是控增量,通过设置用水效率准入制度、加快现有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建设园区循环高效用水体系、完善工业用水监控计量,建设高效用水工业体系,强化用水全过程提质增效,力求以更少的水投入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生活节水重点是降损耗,通过高效率的供水管网体系建设、高水效的节水器具普及,在不影响用水的前提下实现无感节水,同时通过各类型节水型载体建设、绿色节水地标建设以及立体化节水宣传体系,以点带面,形成全社会节水氛围。
何凡介绍,节水工作的重要特征就是涉及社会各行业领域,涉及政府、企业、媒体、公众等各类主体,需要每个人和每个组织都应积极响应节水要求,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将起步区打造成为新时代的节水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