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如何守住“水质冠军”这块金字招牌?柳州开了场发布会解答!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2-02  浏览次数:275
 

根据生态环境部1月25日公布的202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柳州市名列全国第一,这是自2020年以来,柳州市连续第四年位居榜首,实现了水质“四连冠”。如何守住“水质冠军”这个金字招牌和生态名片?柳州市今天(1月26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做了解答。

发布会现场,柳州市副市长王鸿鹄作主发布。他表示,作为广西的工业重镇,柳州市拿水质冠军难,守水质冠军更是不易,全市10个国考断面分布于7个县区,有7个断面设置在跨省、跨市的河流上,水环境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在2023年第一季度,受上游来水量和降雨量减少的影响,柳江流域水量锐减,水体纳污能力和自净能力明显下降,水中污染物浓度相对升高,导致部分断面部分指标变差,柳州水质排名一度降至第七。

为守护好和持续提升柳州水质,柳州把好“准度”,精准开展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把好“深度”,精细防控水环境污染源;把好“力度”,精密织牢水环境“防护网”;把好“维度”,精心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2023年,柳州市10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其中Ⅰ类水质断面6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个,其余4个断面水质为Ⅱ类,水质类别优于去年同期。

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分别就我市守护“水质第一”金字招牌的具体举措、水上综合执法和农业农村水质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发布。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海事、水利、环保、渔政、公安等相关部门开展执法工作。针对市区水域民用渔船、营运船只、采砂运砂船、“三无”船舶开展执法检查,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行为开展常态化治理,持续开展打击非法捕捞亮剑执法行动,保护柳江渔业生态资源。

市农业农村局扎实做好柳江水质保护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加强渔业水域生态保护,维持水生态平衡;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4.17%;积极推广应用畜禽粪污处理技术,目前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92.36%;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农村厕所改造6802户。

市生态环境局则通过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执法的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和建设运用,推广使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平台,提升环境执法信息化水平,实现对企业生产、排污、治污的全过程实时管控,精准分析发现偷漏排、监测数据造假、治理设施闲置等嫌疑行为。并与贵州省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签订《跨流域跨区域联合执法合作协议》,与桂林、河池、来宾市生态环境局签订《跨区域联合执法及环境应急处置合作协议》,建立联席会议、信息通报等合作机制,在更广的范围实现水质保护工作“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联防联控”,进一步筑牢水质保护的安全屏障。

发布会还介绍,接下来,柳州市还将继续克服自然因素影响、严控农村面源污染、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持续发动广大市民参与,继续开展护河志愿者招募工作。希望广大市民朋友,特别是长期在河边的船友、渔友、钓友,能够积极加入志愿者团队,参与到柳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举报,生态环境部门将对贡献突出的市民朋友给予一定的奖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